作者:艾江涛
09-18·阅读时长7分钟
我订的酒店,就在老马住的小区附近。9月初的金华,草木繁茂,暑热未消,不多会儿,老马就牵着他的大金毛来接我了。六层楼的顶楼,虽然没有电梯,却有可用作书房的阁楼还有延伸出去的大露台作补偿。十多年前,搬到这里的新家,老马兴奋地种上了紫茉莉、栀子花、凌霄花、夹竹桃、桂花、木槿等各种花木。南方雨水丰沛,草木滋荣,有时候放一个空盆,说不定就会长出意外的惊喜。“虎耳草就是这样。”老马指着一盆绿汪汪的草告诉我。
老马名叫马俊江。15年前,他从北方来到金华这座谷地中的江南小城,在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现代文学。在家里喜欢养植物,在课堂上讲植物,在微博上写植物出了名,老马“植物人”的外号不胫而走。如果是春天,上课的时候,他的双肩背包里会背着鹅肠菜、野豌豆苗,告诉孩子们鹅肠菜就是《诗经》中的“卷耳”,野豌豆苗就是“薇”。“‘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你想,3000年前的一个女人,思念着自己的爱人,在路边去采鹅肠菜,孩子们一下就觉得《诗经》的时代并不遥远,这些植物都和自己有关系。”老马说。
18岁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老马曾辗转于滦南县的几所中学,给孩子们教英语。80年代是一个诗歌与文学的年代,老马读师范时的老师就是一个诗人,经常在文选课上讲朦胧诗,有段时间每晚把老马喊到家里给他讲诗。一个经历过这样文学熏陶的文学青年,很难安分守己,他在小镇中学中显得格格不入,他想逃离这里,去更远的地方读书。正是在那样寂寞的小镇岁月里,老马在集市上认识了一个卖花的老人。老人家里的篱笆是用木槿编织而成的。多年之后,老马才知道,在古人的世界里,篱笆是种上去的,木槿正是常被用来种作篱笆的“槿篱”。在养花老人那里,老马第一次知道木槿花可以吃,第一次认识了栀子这种淡雅的花。
在那段寂寞的时光里,守着一盆栀子花看书,成为老马永远难忘的小镇记忆。“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散文叫《小镇的心》,你每天和他们那种生活融不进去,黄昏了,自己坐在屋子前面,守着花在看书,看得非常开心,看着天就暗下来了。暗下来后就出去散步,整个小镇只有在某个拐角亮着一盏灯,我说那盏灯特别寂寞,就像小镇的心一样。你看到栀子花开了,这花是白色的,而且有花香,带给你特别大的慰藉,那些东西与周围的同事,还有那种乡镇环境不一样。”
2004年,老马考入梦想中的燕园,攻读现代文学博士。2009年终于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来到江南时,老马几乎是带着一种舒展的喜悦,“这边很少下雪,我来那年冬天居然下了最大的一场雪。我一个北人到江南,看见白雪中盛开的茶花、白雪中的鹅肠菜,从雪里爬出的阿拉伯婆婆纳的绿色小藤,好美的绿。植物给了我震惊。我那时还不认识这种草,开始买了大量植物图谱,查找它们的名字。”
等搬进了新房子,他在第一条微博中记录下当时的情景:“上午买花,下午买盆,找土。把花、盆、土哼哧哼哧地搬上楼,窗下就有了栀子花、白兰花、茉莉花、石榴花、满天星,大大小小的都是开花的树。微风过处,传来缕缕清香,小狗便便的臭味道就不再有了。”
小区外面的马路经常翻修,翻修的时候,工人们常常将路边绿化带的植物扔掉,老马像收留流浪猫流浪狗一样,捡了两棵栀子花回来,一直养到现在。人与植物,多少有种宿命之感,记忆中的栀子花,曾带给老马慰藉与温暖,那么现在,轮到他来守护这些被随手抛掷的生命。这种守护,常常带来生命的奇迹与喜悦。老马兴奋地告诉我,在一个黄昏,他真的听到了栀子花开的声音,“一个黄昏,我正要下楼,忽然听到‘啪’的一声,我告诉自己这就是花开的声音,而且是栀子花开的声音”。当时正逢暑假,也没什么事,老马搬了凳子,就坐在那盆栀子花前,等它再开出第二瓣花朵。
“我跟你说,栀子花的花瓣真的是一瓣一瓣打开的,每瓣花打开的时候,都会有很轻微的‘啪’的一声,‘啪’的一声打开一瓣,‘啪’的一声再打开一瓣。那天黄昏我就在那儿坐了两三个小时,等它一瓣瓣绽开。外边的花店最爱写三个词语:陌上花开,橘子花开,栀子花开,还有首歌叫《栀子花开》,可有多少人听到过栀子花开的声音?”
聆听花开,需要一颗真正沉静下来的心。给学生上课,老马讲起徐迟翻译的《瓦尔登湖》,总要给学生们念起书中的一段话:“你的心能安静下来吗?假如你的心不能安静下来,请不要打开这本书,因为这是一本极静的书。”
我们坐在与露台相连的书房,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天色渐渐暗下来。老马忽然面露神秘,向我谈起他在金华与植物的几次神遇。有一次,他正在十字路口等红灯,边等边想事情,忽然闻到一阵花香,猛一抬头,一棵巨大的泡桐树,满树开着白花,就像镶嵌在夜幕上的星群。还有一天深夜,他正走在校园,忽然听到路边树上鸟的声音,像说梦话一样,“那种声音是温柔的、柔和的、含混的,节奏非常慢,一点也不清脆。我想说,当你和一棵植物相依的时候,你不仅会遇见它的叶子、它的花朵,你还会遇见很多你从来想不到的东西。遇见这些我特别开心。”
每一棵植物从不孤立,聆听它们,观察它们,常能发现生命之间的内在联结。老马注意到,有一种黑色的蛱蝶,很喜欢在他种植的佛手树上产卵,他带着孩子,仔细观察那些虫卵破壳而出最终成为蝴蝶的过程。切叶蜂,喜欢切月季的叶子,会将叶子切出一个规整的半圆,然后带着切下的叶子筑巢。一次,一只粗心的斑鸠还将四枚鸟蛋,下在了老马放在露台的花盆里。
由于长期在微博上记录观察植物,校报的编辑最早注意到老马,邀请他写植物专栏。2015年,一位出版社的编辑无意翻到他名为“山林马贼”的微博,被那些趣味盎然的植物故事吸引,专程找他聊出版计划,于是老马有了2017年出版的第一本植物书《草木纪历》。一本类似于故宫日历一样的小书,一天记录一种植物,其中文字多半来自他的微博。
老马热爱读书和教书,除了正常上课外,在长达八年多时间里,每周带着孩子们在草坪,在家里,或者随便找个地方开读书会。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以教书和侍弄花草为乐,无心于高校越来越卷的学术科研,因此还被校领导调侃太会生活,微博关键词就是“狗、娃、花”。养花、写花,起初对他来说,更多出于一种有意为之的生活趣味,随着写作的深入,他的目标也渐渐清晰起来:为每一棵植物立传,“我希望大家看到一个植物以后,了解它在中国文化史中的文化符号,它的文化形象是什么样子”。
一切都很自然。当他在课堂上,带着一段草木,让孩子们辨认这就是《诗经》中的“卷耳”“薇”,那是沈从文《边城》中翠翠梦中的虎耳草,看到他们那种恍然大悟的惊喜,他开始意识到,其实每棵草木,早已深深写入我们的文化血脉之中。
讲述《朝花夕拾》时,老马经常会提到鲁迅在小引中的一段文字:“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鲁迅写到的“水横枝”,正是水培的栀子花。直至今日,还有很多人喜欢买水培栀子,作为案头清供。写作那篇小引时,正是鲁迅一生中最为颠沛流离的时候,他先从北京到厦门再到中山,文章写成于广州的白云楼,书出版的时候,人已经到了上海。在那种颠沛之中,栀子花青葱的枝叶,当然给人以安慰,甚至驱除炎热。当老马深入了解栀子花的前世今生,才发现,鲁迅的文章背后,其实隐含着栀子花作为“解暑花”的文化传统,而这一点很多人并不清楚。
栀子花何以成为解暑花?“古代没有空调,但古人有他们消夏的方法。我们读古书,发现他们看古书、玩古董、看字画、养花赏花,相信一种心静自然凉的精神力量。原生的栀子花开白色的六瓣花朵,容易让他们想起冬天的飞雪,雪花也是六瓣的,就像宋人张镃在诗里写的‘六出分明是雪花’。”老马说。
考辨一棵植物的历史,也是了解一部文化史,还有情感史。老马发现,在《诗经》时代的先民眼里,人们并没有多喜欢花,更多喜欢的是植物的果实和味道。人类的伊甸园,其实是一个果园,并非花园。老马还有一个解读,《诗经·郑风·溱洧》中写到的“赠之以芍药”,并非芍药花,而是芍药根,“古人对植物的根与皮比今人了解得多得多,今人只看过花、闻过花,芍药是根,到今天为止,白芍也是以芍药根做中药,用来辟邪消毒。”
老马将自己对植物新的感悟与考辨,写入了他两年前出版的《文心雕草》中。关于植物,他仍在不断观察、写作,不变的是那些带着生命印迹的发现的喜悦,就像卢梭在《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里,记下在乡野散步时,路边野草带给他的那份欢欣:“每遇见一株新草,我就得意地自言自语:’瞧,又多了一种植物。’”不同于卢梭的是,那种发现,经常指向一种生命与文化记忆中的再现,“噢,原来你就在这里!”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66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