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保罗·西蒙的三次蜕变

作者:袁越

09-18·阅读时长8分钟

152人看过
保罗·西蒙的音乐生涯经历过三次重大挫折,他却通过三次蜕变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最终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歌曲作者之一。
保罗· 西蒙

著名导演库布里克拍过一部恐怖片《闪灵》,相信大家都看过了。电影里扮演作家妻子的演员名叫谢莉·杜瓦尔(Shelley Duvall),她长着一对过于巨大的眼睛,经常扮演性格怪异的角色。2024年7月11日,杜瓦尔因病去世,享年75岁。英国《卫报》刊登了一篇讣告,披露了她和美国歌手保罗·西蒙(Paul Simon)的一段情史。

事情发生在1976年,杜瓦尔应邀在伍迪·艾伦自导自演的电影《安妮·霍尔》中扮演一个配角。她和同样在这部电影里演配角的西蒙一见钟情,两人同居了两年多。其间杜瓦尔把自己的好朋友卡丽·费雪(Carrie Fisher)介绍给了西蒙,结果西蒙迅速移情别恋,在送杜瓦尔去拍《闪灵》的时候在机场提出分手,然后和费雪在一起了。

保罗和谢莉·杜瓦尔,摄于1977年

这个费雪就是《星球大战》里扮演莱娅公主的那位演员,名气比西蒙还大。两人分分合合了六七年,最后还是离婚了。西蒙专门写了一首名叫《心和骨》(Hearts and Bones)的歌纪念两人的这段感情。

费雪是西蒙的第二任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名叫佩吉·哈珀(Peggy Harper),原本是西蒙经纪人的太太,被西蒙抢了过来。两人分手后西蒙专门写了一首名叫《离开爱人50法》(50 Ways to Leave Your Lover)的歌纪念两人的这段感情。

这首歌很好听,但远不如两人热恋时西蒙为佩吉写的另一首歌有名。那首歌名叫《忧愁河上的金桥》(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相信很多人都在中学英语课上听到过。那首歌里有句歌词叫“来吧,我的银发姑娘,海阔天空,任你翱翔”。这里的银发姑娘指的就是佩吉,因为有一天佩吉发现自己长了一根白头发,并对着西蒙大惊小怪起来,西蒙从此笑称她为“银发姑娘”。

保罗和卡丽·费雪,摄于1983年

和费雪离婚后,西蒙很快就又娶了第三位妻子伊迪·布里凯尔(Edie Brickell)。虽然布里凯尔不是从谁那里抢来的,但这段感情也不能算是很“正常”,因为她比西蒙小了整整24岁。两人的这段婚姻当年曾经引起了很大争议,大家都觉得这段忘年交长不了,谁知两人却一直相亲相爱,直到今天。

保罗和伊迪·布里凯尔,摄于2016年

从西蒙的这三段情史可以看出,他是个做起事来不顾一切的人。同样地,他的音乐生涯也曾经遇到过三次重大挫折,他不但都挺了过来,而且还借机完成了三次蜕变,终于活成了他想要的样子。

西蒙1941年出生于一个犹太移民家庭,童年时代在纽约的皇后区长大。他父亲是一个流行乐团的贝斯手,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喜欢流行音乐,整天研究排行榜上各个单曲的位置变化。1950年代的美国流行歌坛充斥着专为青少年伴舞用的快节奏歌曲,大部分乐手都是黑人,西蒙因此而喜欢上了快节奏的流行歌,16岁时就写出了一首流行摇滚风格的《嗨!小女生》(Hey Schoolgirl),在美国流行歌曲榜上最高排到过第54名。

保罗和阿特·加芬克尔在录音室

这首歌是二重唱,和西蒙搭档的是他的儿时好友阿特·加芬克尔(Art Garfunkel)。加芬克尔也是犹太人,只比西蒙小不到一个月,但他比西蒙要高大得多,而且长了一头漂亮的金发和一张英俊的娃娃脸,属于人见人爱的帅哥。再加上他的嗓音又高又飘,还是个如假包换的学霸,因此吸引了一大帮女生整天围着他转。相比之下,西蒙长得很瘦小,相貌也不出众,走在大街上没人会多看他一眼。但也正因为如此,西蒙在音乐上下的功夫比加芬克尔多多了,因为他知道这是他这辈子唯一的希望。

高中毕业后,加芬克尔如愿以偿考进了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而西蒙则奉父母之命进了纽约皇后学院学法律。他原本以为学点法律知识会对今后的职业生涯有所帮助,但枯燥的法律术语根本引不起西蒙的兴趣,于是他决定从学校退学,专心当一名歌手,成名后雇一名律师来为自己服务。没想到,正当他打算正式进军流行歌坛时,却发现美国的音乐风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最拿手的那种快节奏流行歌没人听了。

原来,1960年代的美国正经历着一次民歌复兴运动,始作俑者是一位名叫鲍勃·迪伦(Bob Dylan)的年轻人。他虽然只比西蒙大几个月,却显得比西蒙老了一轮,不但嗓音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就连歌词也写得极其深刻,更像是出自一位学富五车的文学教授。西蒙去纽约格林尼治村的民歌咖啡馆看了一次迪伦的演出,立刻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风格,否则没有任何出路。

Simon & Garfunkel
The Sound of Silence, 1964
Simon & Garfunkel
Sounds Of Silence, 1966

很快,西蒙拿出了一首很像迪伦风格的民谣歌曲《寂静的声音》(The Sound of Silence),还和加芬克尔一起录了一首小样。刚刚签了迪伦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看中了这首小样,把他俩签了下来,并用两人的犹太姓将这个组合命名为“西蒙&加芬克尔”,这是美国乐坛第一次有人这么做。两人的第一张唱片封面用的也是两人穿西装的照片,而不是当时最常见的波西米亚风,因为当年两人一点也不嬉皮。相比之下,迪伦不但用了假名,而且他的前几张唱片封面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来自南方乡村的叛逆民歌手,虽然他本人其实来自一个普通的犹太中产阶级家庭。

结果,西蒙&加芬克尔的这张更为“真诚”的民谣唱片销量惨淡,西蒙一气之下跑去英国发展,加芬克尔则返回哥伦比亚大学上课去了。

转机发生在半年之后,来自听众的呼声让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意识到这张唱片的定位错了,于是制作人找来几名摇滚乐手,把《寂静的声音》改成了一首有电吉他、电贝司和爵士鼓的流行歌曲。结果这首重新混音的作品登上了美国流行歌曲排行榜的冠军宝座,西蒙的第一次蜕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7年3月24日,保罗和阿特·加芬克尔在华盛顿大学校园内演出

成名后,两人一口气为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录制了四张唱片,全都登上了排行榜的冠军宝座。后人通常把这四张唱片定义为民谣,但实际上西蒙和录音师罗伊·海利(Roy Halee)一起尝试了各种先进的录音方式,录出来的效果更加接近流行歌曲。比如《西西莉亚》(Cecilia)这首歌用磁带循环(Tape Loop)的方式制造出了远比民谣复杂得多的音效;再比如《我是一块岩石》(I Am a Rock)里面的鼓居然是在电梯井里录的,目的就是追求一种空灵的效果;而那首《忧愁和上的金桥》是把两台当时最先进的8轨录音机并联起来当成16轨机来用,营造出了一种当年极为罕见的复杂而又宏大的氛围。

可惜好景不长,进入1970年代之后,加芬克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演电影上,西蒙对此十分不满。事后想来,加芬克尔的选择不无道理,因为在这个二重唱组合里他只负责唱歌,其余一概不管,所以他觉得自己的个人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可对于西蒙来说,音乐就是一切,他当然希望自己的搭档能全心投入。当时的身边人都劝西蒙忍一忍,因为两人的组合是一棵摇钱树,如果没了加芬克尔的优美和声,歌迷们不一定会买账。但西蒙是个固执的人,他相信如果加芬克尔一直这样三心二意的话,这个乐队的音乐生涯不会长久。于是两人决定分手,西蒙的音乐生涯遇到了第二次危机。

面对这场危机,西蒙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接受了挑战,变成了一名独立的创作歌手。因为西蒙的音域不够宽,嗓音的表现力也没那么好,所以他只能在创作上下更多的功夫。这段时期西蒙出版了四张个人唱片,销量虽然赶不上二重唱时期,但也都还说得过去。尤其是1975年出版的《多年以后我心依旧》(Still Crazy After All These Years)为西蒙赢得了“格莱美年度最佳唱片”和“最佳流行男歌手”这两个重要奖项。

Paul Simon
Still Crazy After All These Years, 1975

还有一首歌值得一提,这就是被《滚石》杂志评为1973年年度歌曲的《美国之歌》(American Tune)。当时美国正深深地卷入越战,左派和右派争论不休,各种抗议此起彼伏。西蒙没有在这首歌中直接反对什么,而是提醒大家美国的基石不是政治倾向,而是对自由的向往。类似这样的主题永远不会过时,而永恒性也正是西蒙所追求的目标。

Paul Simon
Hearts and Bones, 1983

1983年,西蒙出版了《心和骨》,以此来纪念他和费雪的那段失败的婚姻,可惜这张专辑销量不佳,美国媒体都断言西蒙江郎才尽,他的音乐生涯已经完结了。没想到第二年西蒙就从自己的第三次职业危机中走了出来,完成了美国流行音乐史上最华丽的一次蜕变。

那是1984年的夏天,朋友塞给西蒙一盘盗版磁带,他正好要出门,便把磁带塞进了汽车音响,喇叭里很快传出了一段极富异国情调的歌声,把西蒙惊呆了。原来,这盘磁带收录的是南非某支当地乐团演奏的热门舞曲,欢快的非洲节奏和独特的手风琴伴奏结合得天衣无缝。西蒙本来就对黑人音乐中的节奏非常敏感,这盘磁带再次点燃了他对黑人音乐的热情。于是他不顾当时联合国的禁令,亲自跑到南非和当地乐手们一起录制了一张非洲风格的专辑,这就是1986年出版的《雅园》(Graceland)。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张唱片让所谓的“世界音乐”正式进入了欧美主流文化圈,彻底改变了世界流行音乐的格局。最终这张唱片不但为西蒙再次赢得了格莱美最佳唱片奖,还在全世界创造了1600万张的销售奇迹。

Paul Simon
Graceland, 1986

西蒙的这三次蜕变就像他的三次婚姻,看上去一次比一次难,但核心理念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勇敢地做自己,不要在乎别人怎么想。西蒙没有很强的政治倾向,也没有太多其他爱好,流行音乐就是他的一切。为了让自己的音乐符合当下听众的审美,西蒙不得不三次改变自己的风格,但他在关键的地方却又毫不妥协,哪怕他的坚持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正是这种坚持,让西蒙成为世界流行音乐历史上最伟大的歌曲创作者之一,在《滚石》杂志评出的百大歌曲创作者榜单中排名第8位。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袁越

发表文章52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121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