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姥爷

作者:杨杨

2018-11-20·阅读时长4分钟

565人看过
关于姥爷的记忆少得可怜,最后一次见姥爷是什么情景也记不起了。他的样子我也只有一张照片可以缅怀。

姥爷去世快十年了,那是2005年,我初二马上要升初三,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天了。突然想写点关于他的东西,是因为昨天看了龙应台的《目送》,书里面讲到她照料老父亲的事。我并没有照料姥爷的经历,他是突然去世。妈后来告诉我:姥爷很可能是因为输液药物问题过世的,给姥爷看病的是村里的医生,离姥爷家不远,还有些沾亲带故。姥爷去世的时候五十多岁,不老。我想我读《目送》时的触动更多的是对作者的羡慕吧。作家龙应台有细心照料她暮年老父亲的机会。对老人来说,当人老到一定年纪,离开的时候会少些遗憾吧。对儿女来说,相比亲人突然离世,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孝心,日后心里面应该会好过一点吧。

现在我才回想起,我这10年中从未去拜祭过姥爷。我从初中升高中,上大学然后工作,清明节扫墓我从未有机会参加。姥爷过世的时候,我连姥爷的遗容都没见着,入葬的时候也没能送他到墓地,更夸张的是我至今连他的墓具体在哪儿都不知道。在我关于他稀薄的记忆里,他是疼爱我的。

姥爷除了我妈还有五个子女,我有四个姨,一个舅。我妈排行老大,我是他的长外孙女。逢年过节时走亲戚,到了姥爷家总是一大家子人特别热闹。那时的我很腼腆,不爱说话,或许和姥爷都没单独说上过几句话。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突然"脑子开窍"("脑子开窍"是我妈多次重复的原话),考了第一名,也是我第一次拿奖状。过年去姥爷家走亲戚,临走时姥爷追出大门,叫住了骑自行车带我先回家的爸爸,塞给我五十块钱,说是奖励我学习用功取得了好成绩。当时还说了什么话我都不记得了,但是那一张五十块的绿颜色人民币的巨款带给我的骄傲依然记忆犹新。清楚记得那年妈在数我和弟弟妹妹压岁钱时的开心。五十块钱对2001年的我们家很重要——那时我的学费也不过几十块钱,可交学费时妈总是拖欠,因为过年要预留出给亲戚家孩子的压岁钱。我们家三个孩子,所以压岁钱转一圈又会回到我妈手里,有时还会多一些,年后妈再将我的学费补交上。那年姥爷额外给的五十块,妈说她帮我收起来作为我的教育资金。后来我直到初中毕业时都名列前茅。姥爷,直到你过世,你的"教育资金"都很有用呢。

这几年我抱怨回家过年越来越没年味儿不如小时候过年好,妈会说那时一家五口一年才吃二十斤油,过年也就只割二斤肉。每当过年时姥爷提前会来我们家一趟,送些红烧肉方、春卷、炸好的肉丸子,炸好的豆腐片之类的东西,过年时妈只用再割些肉剁点饺子馅儿就行了。萝卜白菜都是自家种的,配上姥爷送的年货也就够过年了。原来我记忆中过年的大餐美味是姥爷送来的啊。直到姥爷去世时,我家依然很穷,念起姥爷那些年对我们家的记挂,我妈的眼泪里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吧。对姥爷的另一个记忆就是他喝白酒,经常喝醉,酒后脾气很大。多年以后我从妈那得知姥爷并不是爱喝酒,而是心里有苦处,不便对外人说,压在心里,只能在喝醉的时候发泄一下。

关于姥爷过世那天的情形,我的记忆只剩一些片段。我记得要去送殡那天大清早我骑车去邻村买祭奠用的馒头,后来坐在爸开的拖拉机后面在进入姥爷家村子东头儿时酝酿哭的情绪。之前在电话里妈哭着告诉我姥爷过世了,我在夜里哭湿了枕头,但是哭丧我却是第一次。我想起了大人们奔丧时嚎啕痛哭的场景,我心里胆怯做不到。从村入口到姥爷家我虽泪眼模糊,但哭声很小,被拖拉机的咚咚隆隆声音盖着。来到灵堂,我看到姥爷的黑白遗像,前面放着祭奠品。他在屋中央的棺材里躺着,棺材是开着的还是封着的,我也记不清了。当时个子矮小又腼腆又害怕的我根本没法儿挤到跟前去见姥爷最后一面。起殡到墓地的时候,我跟在送葬队伍的后面走到街口转角碰到了姥姥,她对我说:"你去送送你姥爷吧"。后来姥姥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问我有没有做,应该是一种风俗,去送葬都得要的。我说没有,姥姥说:"那你不能去了,回家吧"。我很难过,当时在姥爷家,大人们都忙进忙出,没有人管我,我在一边,不知道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六神无主。最终我没能见到姥爷的遗容也没能去送他。

关于姥爷的记忆少得可怜,最后一次见姥爷是什么情景也记不起了。他的样子我也只有一张照片可以缅怀,照片里我妈才是我现在的年纪,二十来岁。现在正怀着小宝宝的小姨那时也才是个两岁的小孩儿,这张照片是姥爷家唯一的全家福合影。姥爷是个怎样的人,我断断续续从妈那里听来一些:姥爷很小的时候就出来挣钱养家,后来结婚成家,开了个修理铺,再后来自己学会制造家用门和拖车斗,在村口的大路旁边开了间门市,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了。妈说姥爷吃的苦不少,但吃上面受的屈不多(老家方言,饮食上不亏待自己的意思)。至于姥爷更多的事儿,我越来越没机会了解了。放假回家和妈聊天,内容都她的三个孩子——我、妹妹、弟弟,家里的其他大事小事。我去看望姥姥的时候,姥姥聊得都是我的姨们和舅舅的家务事还有我们这些小辈儿,很少会提起姥爷,我也很少联想起他。姥爷离开我们太长时间,姥姥、妈、姨姨、舅舅还要养育下一代,平常生活里有那么多的事要操心、要处理,这代人总是在操心自己和下一代的生活,逝去的长辈被我们渐渐地淡忘。舅舅接替姥爷的生意,在姥爷去世几年后新盖了门面房和大院子。原来村子西头儿的老宅也闲置了,姥姥和舅舅一家都搬到新盖的房子里了。我和姥爷除了隔不断的血缘联系,身边能够让我联想起他的东西太少了。

写于 2014年8月31日

piggySevens-翟 2人推荐

文章作者

杨杨

发表文章14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21人

你的世界源于你的眼界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