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运薯大将

作者:杨杨

2019-02-20·阅读时长1分钟

508人看过
霜降前,一家人齐上阵去地里挖红薯。

地里红薯开始扎根时,妈妈会让我去地里“翻秧”,就是将一条条红薯秧像翻身一样翻过来,将那些蓄生出的小根拔断只留主根,这样主根下面的红薯才会长得大,不然主根和侧根结的红薯都会很小。也会让我摘些嫩红薯叶带回去给她做菜窝窝头用,窝窝头蘸蒜泥或辣椒酱,一家人都很喜欢吃。

霜降前,一家人齐上阵去地里挖红薯。那些浓密、互相牵绊的红薯藤和叶子是那个时节少见的生机勃勃的存在。粗壮的红薯藤可以做跳绳,细细的红薯茎掰一掰做成手链和项链,尾端的红薯叶揪掉大部分留下的就变成了小伞状的吊坠。

挖红薯时,我们姊妹俩会比谁挖到的红薯个儿大,最满意的大个儿红薯就会成为晚饭后的烤红薯。虽然爸妈提醒我俩:大红薯在灶灰里不容易捂熟,中间那儿容易夹生。可小孩子就想要大个儿的,抱一个能啃半天的那种。半下午时间就把自家那二分地的红薯收完了。各家的红薯地离得都不远,到处可见堆成小山包的红薯秧。家里有猪或羊的就拉回家当饲料,其余的就扔到干涸的小河沟里。

接下来就是把红薯放到家门口提前挖好的红薯窖里储藏过冬。头戴纸帽子、腰间系绳的我就是“运薯大将”。先下人,再下篮,先提篮,再提人。爸/妈用绳子把红薯一篮子一篮子送下去,我负责将红薯倒在窖底的三个洞里面。

当家里红薯快吃完了的时候,就到红薯窖再拾一篮子上来。现在依然记得在深两米多圆柱形的红薯窖底仰头看天做“井底之蛙”,观察窖壁上的脚蹬小坑,窖底松软的土和系在腰间的青色粗绳子。那时刚学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俗语,红薯窖就是没水的井,所以对那条青绳也记得清楚。

后来,上过小学自然课的我开始害怕窖底有蛇,“蛇要过冬,万一把暖和的红薯窖当窝了怎么办?”爸妈开导我说:“咱们家的窖是新窖,老窖才可能会有蛇,蛇那时也在冬眠就跟死蛇差不多,平原的蛇不是课本上的眼睛蛇,没有毒......”可我还是不敢,从此就换成无知者无畏的妹妹了。童年的我对蛇的恐惧挥之不去,每当走到那些坑洼处、杂草丛生的偏僻处,我都会担心有蛇出没,然后神情紧张地跑过去。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杨杨

发表文章1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人

你的世界源于你的眼界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