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投稿】等待---"仪式感时刻"生活圆桌投稿

作者:鸿雁于飞

2019-01-02·阅读时长2分钟

738人看过

等待前些日子回味胡玫导演《汉武大帝》的封后大典,记得仪式结束后,汉武帝刘彻留下车骑将军卫青说的那句话,"你资历尚浅,需要宏大的仪式来表现朕对你的恩宠。"

尽管君臣二人都清醒地明白,将军建立真正的功名还是在沙场上,尽管后来位极人臣的大司马大将军长平烈候更习惯于面对沙场而背向朝堂,尽管立后诏书上明明白白写着"生皇子据"符合有汉以来一以贯之母以子贵传统。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在这个剧情里,导演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在于运用这一场仪式体现年轻天子对于自己一手擢拔的卫氏家族的倚重,对于卫青将来成长为统领千军万马的上将军的无限期待。这样的手法在同一作品里运用颇多:南宫公主出嫁时一母同胞相送的诀别;张骞归国时所有二千石以上官员在承明殿的迎接;河朔大捷之后长平侯在宫廷骑马佩剑行走的扬威;大司马大将军薨逝前最后一次觐见时刘彻对服饰的苛求……目的性极其突出。

 

自认为并非是特别注重仪式的个体,却无法避免感性认知中外界对于心理状态的影响。毕业那年的建南礼堂,熟悉的校歌是不由自主的热泪盈眶;唯一一次竞技,领奖台上是难以抑制的笑意飞扬;入职那年的梦飞剧场,声浪和追灯的照映里是领舞时前所未有的紧张;梵蒂冈的圣彼得广场,教皇慈爱的声音是烈日也无法阻挡的信仰和希望。

 

仪式这种东西,微妙到难以察觉,相较于不安平稳,却更不甘于打破习以为常。

作为一名芭蕾舞狂热爱好者,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一年一度的等待。希冀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够身着礼服,身临其境,仪态万千。

已经习惯了每一次岁末提前搜索这一年的指挥和节目,提前查好芭蕾呈现的时间,以及,芭蕾风格和曲目。始终对于其中一年彻底的现代风耿耿于怀,也许,在我们心里,最好的芭蕾永远是《天鹅湖》的规整模样。

许是听见了我和同道的心声,这些年来芭蕾都稳定在最传统的古典大宗。

古老的城堡,少男少女身着色彩斑斓地轻舞飞扬。看那足见在华美乐章中绽放奇葩,聆听音乐在跳跃旋转中飞扬升华。绕宫墙,越花丛,裙摆在飞,披风在飞,心情也在飞。维也纳的选择永远是欢快而美好的,一年之际,这里没有忧伤,没有惆怅,只有数不尽的爱与光亮。

几年前是边陲小城缺少演出的羁绊,经年累月,仿佛成了开年的必然,于我而言,奥地利的敲击方才是新年伊始的钟声。

今年竟然将开始时间记成了晚间8点,若不是同道提醒,直播恐怕就是要直接擦肩了。

错过的终将错过,来不及懊恼,便投入到了一年一度的盛宴之中。

几乎是施特劳斯家族的赞歌,仿佛传奇的美第奇之于佛罗伦萨,渊远流芳。喜欢金色大厅里精心布置的鲜花,喜欢穹顶上巴洛克的雕琢,喜欢指挥写意的驾驭、竖琴波动的声响,喜欢弓弦在小提琴上的描摹。听,那里有曾经舞者曼妙的身姿;听,那里是过往历史里列车的长鸣。蓝色多瑙河的外景恬然而安宁,法兰西波尔卡的舞者剪影灵动而倾心。

可以成双成对,亦可对乐独醉。

拉德服斯基的雄浑壮丽里,镜头一一扫过出席的贵宾,他们很重要,他们又不重要,重要的是音乐在那里,舞美在那里,仪式在那里。

心满意足。

就是,今年的芭蕾编排有点现代了。

所幸,还是严格绷着脚尖哒。

 

 

                                    

 

猪猪 1人推荐

文章作者

鸿雁于飞

发表文章10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5人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梲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不若其已。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