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长征路上的精神遗产:从遵义到泸定桥

作者:贾冬婷

2018-02-07·阅读时长22分钟

130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096个字,产生2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1935年5月,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之后,北渡金沙江 )

遵义:转折地

飞机即将降落遵义,舷窗外变幻出另一番景象:这是典型的高山与丘陵地貌,起伏逶迤的山峦和纵横交错的河流之间,被不同类型作物分成层层叠叠的块状田坝,大地就像是一块立体的绿色系调色板。然而,在长征结束当年多名红军的回忆里,却无人提及这些如画的风景,他们提到的都是饥寒交迫,山高路远,可见长征选择进入人迹罕至的云贵川一带,就是因为这里崇山峻岭的天险,有可能踏出一条艰难的求生之路。

长征所过之处,遵义是最大的城市。如今,在满眼的绿色之中,穿插着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白粉墙的黔北民居,将人带回到那张1928年照片中的老城场景——城墙背山面河环绕,木结构的大房子在其中排列俨然,一派欣欣向荣。城墙外的这条河是湘江河,乌江的一条支流,如今贯穿了扩大若干倍的城市中心;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其间的是大娄山,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将城市截然划分为丘陵和高山两大地貌。有山有水的地方总少不了宗教与传说,当地人口中最有名的传说是有关张三丰的。说张三丰年轻时四处寻找修行之地,看遵义金鼎山山清水秀,就住了下来。但是这里人声鼎沸,他不堪其扰,就把自己封在一个箍里修行,事先嘱托一个徒弟每5年帮他解一道箍。35年过去了,当年30岁的徒弟解开了七道箍,已经成了垂垂老人,他担心等不到下一个5年,于是提前把第八道、第九道箍解开了。于是张三丰只有上半身修炼成仙,下半身则还是一介凡人。金鼎山的风水被破坏了,张三丰只得再去别处寻找修行地,最终在四川峨眉山修炼成仙,所以有“先有金鼎,再有峨眉”之说。据说,群山环绕的遵义市内奇迹般地没有蚊子,也是当年张三丰停留时用他的拂尘拂走的。当然,更科学的说法是因为这里60%的森林覆盖率,尤其是老城当年种了一批香樟树,有天然的驱蚊作用。

文章作者

贾冬婷

发表文章7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348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助理、三联人文城市奖总策划。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芳香与权力

鲜花全球产业链调查

387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