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连起
2023-08-21·阅读时长8分钟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连起,欢迎收听《给国人的美学课》。
上一节我们讲了两宋传统派的书家和书法。这一讲的第三节,我们来一起看看两宋父子皇帝的书法和御押。
宋徽宗赵佶是导致北宋亡国的皇帝,而其第九子赵构是南宋中兴的第一代帝王,即宋高宗。两人都可称为书法史上杰出的书法家,在帝王书中更属于一流。宋徽宗创瘦金体,个性鲜明独特。高宗书则在南宋影响巨大,而且他们各自都有御押。但一位的御押含义人人尽知,一位的御押鲜有人论及。
赵佶,宋神宗第十一子,哲宗的弟弟,初封遂宁王,绍圣三年(1096)封为端王,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继位,年号有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在位25年,让位钦宗。一年后,金人攻破汴京,被俘北去,囚死于五国城。作为皇帝极其腐败昏庸,作为艺术家则才华出众。关于他的艺术师承,蔡絛的《铁围山丛谈》记云:
“国朝诸王弟多嗜富贵,独祐陵在藩时嗜玩早不凡,所事者独笔砚、丹青、国史、射御而已。当绍圣、元符间,年始十六七,於是盛名圣誉,布在人间,识者已疑其当辟矣。初与王晋卿诜、宗室大年令穰往来,二人皆喜作文辞,妙图画。而大年又善黄庭坚,故祐陵作庭坚书体,后自成一法也,时亦就端邸内,知客吴元瑜弄丹青。元瑜者,画学崔白,书学薜稷,而青出於蓝者也。后人不知,往往谓祐陵画本崔白,书学薛稷。凡斯失其元派矣。”
▲宋徽宗赵佶《听琴图》(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有人认为,这幅画是宋徽宗赵佶的自画像,听琴者中,红袍者为蔡京,青袍者为童贯。
书法学黄庭坚,人们都知道是宋高宗,而徽宗也学过黄,则是一般人不知道的。《书史会要》讲:徽宗是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可见写《书史会要》的陶宗仪也不知道徽宗学过黄。这大概是因为宋高宗书初学黄庭坚,不止一种文献记载,而且还有著名的故事流传,特别是有学黄的书迹存世。而徽宗早年学黄的书迹无存,文献仅见蔡絛所记一条。今人所撰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讲到徽宗学书,也仅言其书学薛稷。
徽宗的传世墨迹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帖》、《欲借风霜二诗帖》、《牡丹诗帖》、《怪石诗帖》、《闺中秋月诗帖》、《夏日诗帖》等等。其实还有一个没款的题欧阳询《张翰帖》、《卜商帖》,也应该是他的书法,还有一些草书的纨扇、题画等等。现存世最早的书法是他在23岁时,书于崇宁三年(1104)的千字文,但这件作品后面有 “赐童贯” 三个字,则是画蛇添足。
宋徽宗的瘦金书是他的独创,瘦金有人写作金玉的“金”,还有人写作筋骨的“筋”。瘦金体的面貌是笔法夸张,笔画细劲,横竖收笔,重按做点,特见锋芒顿挫,大字非常挺拔劲健,小字细劲瘦硬。总的来讲,给人感觉流利俊爽,秀挺飘逸。
▲宋徽宗赵佶“瘦金体”《楷书千字文》
上海博物馆藏
刚才讲了徽宗初学薛稷,薛稷是唐代书法家,武则天和唐中宗时人,他有一个弟弟叫薛曜,他们都师法褚遂良,写字的特点是笔画极瘦。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碑》笔画已经很瘦,但是最瘦的是《房梁公碑》。薛稷有碑叫《信行禅师碑》,完全是从《房梁公碑》而来,但是水平差得很多,所以说初唐四家虞、欧、褚、薛,薛是配不上另外三家的。另外,他的弟弟薛曜也学褚遂良,存世有行楷书《夏日游石淙诗并序》。
对比宋徽宗的瘦金书可以看出来,宋徽宗完全是师法薛曜,瘦金体是在二薛的基础上夸张变化,更加程式化,再进一步就是美术字了。他的草书相较于瘦金体更见矫健飞舞,传世《草书千字文》用的是给他特制的描金云龙笺,十一米多长,一气呵成,气势连贯,笔势飞舞,劲利流畅,略近怀素,而时见小草,所以牵连转折,跌宕起伏,笔法较狂草更富于变化,章法也争让穿插,如风卷云舒,浑然天成,是难得的艺术珍品。《纨扇七言诗》,仅四行,也是颇得匠心,盈满充实,又虚灵疏落,较黄庭坚草书的铁丝纠缠,老僧参禅,赵佶的草书则显华美飘逸。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
辽宁省博物馆藏
▲宋徽宗赵佶《纨扇七言诗》
上海博物馆藏
徽宗有押,是几个字的重叠,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天下一人”。宋徽宗是杰出的书画家,也是北宋文艺活动的最大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都是他主持指导所修。他还刻《大观帖》22卷,都是一时的艺文盛事。
▲宋徽宗赵佶御押“天下一人”
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在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入北宋国都汴梁,掠走钦、徽二帝之后,在南京即位,就是现在的商丘。后来辗转逃难到杭州临安,建立南宋。宋高宗的书法功力之深厚,不让其父。他对于书法的热爱,跟他的父亲是一脉相承的。举一个例子,他在建炎年间一路南逃,惶惶如丧家之犬。好不容易在绍兴元年二年,到了杭州,暂时有喘息的机会,马上向跟他一起逃难的宗室赵子昼借《定武兰亭序》,赶紧翻刻上石。王羲之的《兰亭序》在南宋得到独尊的地位,赵孟頫讲:“自渡南后士大夫家刻一本。”这种局面跟宋高宗有直接的关系。
▲宋高宗坐像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而且在《兰亭序》的众多传本中高宗最喜欢《定武兰亭序》本,这也有他的用意。高宗生下来三个月,就被封为定武军节度使。同时,“定武”,在这个时候有结束战乱的含义。他刻《定武兰亭序》后的题跋就抄自《世说新语》。王羲之批评谢安,国家多难的时候还尚空谈,是让人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他把《兰亭序》又改回《修禊序》,叫《禊帖》,恢复当时王羲之写这篇序文时的活动,也是有用意的。晋元帝是东晋南方的第一个皇帝,没有威望,士人不尊重他。王羲之的堂伯父王导、王敦,就借这个修禊日,让皇帝出行,他们恭恭敬敬地在后面跟随,南方的氏族在门缝里看见皇帝这么有威望,纷纷出来拜倒于地。宋高宗的经历跟晋元帝相似,他提倡“兰亭”,提倡“修禊”,就是希望南方士人也辅佐他。
高宗的书法也是初学黄庭坚,很多文献都记载,后来为什么不学了?这是因为宋、金对峙,在山东金人建立了一个伪政权,刘豫伪齐。刘豫让人练习黄庭坚的字,准备搞间谍活动,冒充高宗的圣旨。后来跟着投降到伪齐的人郑亿年,偷偷地报信,宋高宗才改学米芾 。高宗学黄庭坚的字,存世有一个碑的拓本《佛顶光明塔碑》,现存于日本,跟黄庭坚的字完全一样。另外他改学米,用功主要在二王,但是面貌更像智永。他学米的书迹有给岳飞的两个敕书,现在都在台湾。
高宗的书法今存墨迹有《书白居易随宜诗》、《徽宗御书集序》、《盛秋敕》、《素志敕》、《洛神赋》、《后赤壁赋》,以及一些题画的书法,如题《会昌九老》和《长夏江村图》等。至于很有名的所谓的李唐《晋文公复国图》,对题《左传》的书法,一般的专家都作为宋高宗的字,我有文章考证,认为不是高宗所书,画也不是李唐所作,是有不可否认的证据的,宋高宗书法在南宋的帝后里影响很大,孝宗、光宗、宁宗一直到理宗都学他的字体。另外传为马和之的画作,以《毛诗》对题也是高宗体的书法。在杭州孔庙里,还有高宗当年写的经。高宗的书法一直影响到赵孟頫早年,应该说比他父亲的影响要大得多。这跟他父亲是亡国的皇帝不祥有关。周密《齐东野语》记,宋朝绍兴内府装潢,就写到凡是有徽宗题字的都要去掉,高宗再重题。乾隆皇帝刻《三希堂法帖》也不刻宋徽宗的字。但是徽宗题欧阳询《卜商帖》、《张翰帖》没有御押和落款,因此刻入《三希堂法帖》,因此还是刻了徽宗的字。而高宗是南宋建国的皇帝,是中兴之主,所以他的字流传得要比徽宗多,影响也大。
▲宋高宗赵构 《佛顶光明塔碑》
▲宋高宗赵构《盛秋敕》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押,就是签名,但是一般工整的签名容易模仿,所以押要写得花哨一点,叫花押。专门有书记载这个问题。早期宋人书法有两个书家签名用花押,一个是徐铉,一个是李建中,到后来就很少有用花押的人了。但是我们从苏轼书法的签名看,他给人写信,前面楷书写“轼顿首拜”,后面的“轼上……”的“轼”就草化了,这还是花押流传的影响。就是信札的开头具名要工整,签名要花哨是一样的。而皇帝的签名更要避模仿。
宋高宗也有御押,了解的人就很少了。2002年,故宫收《出师颂》, 这件作品前面有一个伪造的宋高宗的“晋墨”篆书引首,上有他的御押。当时故宫的一位专家就问,这是什么意思?徐邦达先生说这是高宗的御押。他说高宗也有御押?我说,“老兄,去看周密的《癸辛杂识》的最后一篇文章《宋十五帝押》,宋朝十五个皇帝都有御押。”他说这个御押是什么意思?当时各位老先生都没言语。我说,“要知道这个押的含义,需要懂《周易》的“经”和“传”。”事后,我送启功先生回家,在车里他就问:“你说得懂《周易经传》,你解开这个押的含义了?”我说:“我解开了。您看这个押像什么?”启先生说:“像一个大写的“伍”字,略带花哨。”我说:“高宗行几?先生一听,连拍自己大腿,说,怎么忘记了!”随口就说出了《易经》乾卦第五爻‘九五飞龙在天,利现大人’。”《易经》所有的注疏,如孔颖达、颜师古等等,都说这代表帝位、君位。宋高宗行九,他就写了一个“伍”,根据《易经》的乾卦第五爻会意成文,就是九五之尊。他父亲徽宗的押是“天下一人”,很花哨,还有藏字游戏的意思。宋高宗他是九五之尊,高宗的这个押就完全是会意指示了。他行九,他就写五,根据《易经》就是九五至尊的意思。高宗的这个押是在特定的时间段里使用的,他刚做皇帝的时候,他的父亲、哥哥还都活着,所以有一个合法不合法的问题。他创出这么一个押,按《易经》来讲,九五之尊就是合法。高宗朝还有很多祥瑞,如《中兴瑞应图》等等,都是表示他应该做皇帝。
▲宋高宗赵构御押
理解到这一点,才知道高宗为什么杀岳飞。岳飞总是说迎二帝回来,他们回来高宗作为皇帝怎么办?因此是绝不能回来的。到了绍兴八年九年,绍兴和议签订,高宗的帝位巩固了,南北对峙形成了,金人也不会放他的父亲和哥哥了。他踏实了,这押不用了。因为要用这押还得联系到,他行九写个五,这又牵扯合法性的问题,因此以后再不用这个押了。
好的,有关两宋父子皇帝的书法和御押的内容介绍完毕。最后也想请大家思考一个小小的问题,你喜欢传统的书法还是创新的书法?
我是王连起。感谢您的收听。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欢迎将课程海报分享到朋友圈
一起开启美学之旅
发表文章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6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