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贵州安顺地戏现状:官司与乡土

作者:葛维樱

2018-02-26·阅读时长14分钟

75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209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葛维樱)


( “神头”詹学彦(左)和詹家屯三国地戏队部分成员 )

打官司的逻辑

本刊记者到达旧州镇的时候,正赶上“5·28”城隍节。浩浩荡荡的游神队伍,由硕大的木头神怪、孩子、老人各自吹打弹唱的队伍首尾相接,穿越小镇的4条街道。其中戴着面具的地戏队,有特权偶尔停下,在不同的门市小店门口停下唱祷一番,然后骄傲地接下红包。

詹家屯绝不是安顺地区最好找的地戏队。安顺市的简介中“拥有380多出地戏”,现在真正能操练演起来的地戏队,大概不超过30支。游客想听地戏,最方便的途径是在旅游地点“天龙屯堡”提供的地戏片断表演,收十几元可以欣赏十来分钟《三英战吕布》,旁边还配着滚动大字幕。戴张飞面具的曾玉华这一天唱得特别卖力,嗓音激越,打斗时腿脚也快。他告诉本刊记者:“今天下班早,我现在只有周末回詹家屯看看,四五年了都在天龙这住着,唱戏赚钱。”他的晚餐就是一碗辣椒菜汤拌米饭,再有一小杯白酒。作为詹家屯的“神头”,月收入八九百元的58岁的曾玉华现在依然是家里的经济支柱。他说,“在这里不能把自己当艺术家,也就是个打工仔”。

文章作者

葛维樱

发表文章5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24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冯小刚与感伤主义

一枚多方营造的催泪弹

183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