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力莎
2018-02-28·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04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俞力莎)
( 1月13日,伊朗首都德黑兰,人们为遇害核专家穆斯塔法·艾哈迈迪-罗尚举行葬礼
)
1月11日,伊朗首都德黑兰又一次发生了核专家遇袭事件。遇难的穆斯塔法·艾哈迈迪-罗尚,是纳坦兹铀浓缩设施部门副主管。袭击者骑摩托车靠近他乘坐的汽车,将磁性炸弹贴上车身后迅速离去,炸弹随即爆炸。
这与2010年11月底德黑兰发生的两起爆炸袭击事件手法相似,伊朗现任原子能组织主席费雷敦·阿巴西·达瓦尼当时逃过一劫,但他在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的同事、物理学教授沙阿里亚里却不幸当场身亡。事实上,自2007年以来,伊朗已发生6起针对核专家的袭击事件,造成5人遇害。
事件发生后,伊朗第一副总统拉希米立刻指认,这次爆炸袭击系以色列特工策划。14日,伊朗国家通讯社又报道,伊朗外交部长向美国致外交信,称它有“证据和可靠信息”证明美国中央情报局向“直接参与”罗尚谋杀事件的刺客提供了“指导、支持和规划”。
发表文章1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39人
中读内容总监,为各位中读er服务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