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940年的延安:一个新民主主义政治模型

作者:葛维樱

2018-03-01·阅读时长13分钟

83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615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葛维樱)


( 1939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运动会上的啦啦队 )

“所有的东西都是黄土。我们正在黄土地带的中心。山丘、道路、田野、河流与小溪的水是黄色的,房子是黄土造的,植物上覆盖着黄色尘土,甚至空气也免不了黄色朦雾。”19世纪的德国旅行家巴隆·冯·李德芬曾这样描述他所见到的陕北——完全隔离城市文明的,中国最贫穷落后的农村。自清末动乱的年代起,西北黄土高原就一直在军阀部队、地主民团和武装土匪的控制下。1935年秋,中央红军长征结束后来到陕北,在这里迅速展开了土地革命。开头的工作正如徐特立告诉斯诺的那样:“文化上看,这里是地球上最黯淡无光的地方之一……这里的民众与江西民众相比的确非常落后……工作节奏慢得多,我们不得不一切从头开始。我们的物质资源非常有限。”

延安的荒原沟壑,却为中国共产党理想中的远大目标提供了一块试验田。1935到1936年在这里进行的土地革命,并没有消灭地主和商人,而是把所有阶级的天平转向中间,消除极富、极贫和明显的剥削。挨饿的生活得到改善,地主不再支配穷人的命运,土地再分配使原本孤立、淡漠的青年农民们被发动起来,大量走进了革命阵营。部队从不到1万人迅速增长到约20万人。随着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国共联合抗日开始,1937年起陕甘宁边区政府终于得到了蒋介石政府的默许,延安因此享有了相对稳定的局面。毛泽东将根据地所实行的制度,命名为“新民主主义”。

“搞清楚新民主主义的概念,要对照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来看。与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不同的是,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就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族革命在当时就是全民族抗日战争;民主革命就是要废除专制独裁统治;发展民生,就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实现耕者有其田。毛泽东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要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凡是主张抗战的,即使是大资产阶级、封建地主,都要保护他们的利益,至少不损害他们的利益。”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庞松研究员在接受采访中,这样向本刊解释。

文章作者

葛维樱

发表文章5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22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中国

百年从屈辱到崛起的25个文本

87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