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我"爱"看电影

作者:杨杨

2018-08-06·阅读时长3分钟

267人看过
最近一个月来,去电影院看了三部电影《我不是药神》、《邪不压正》和《小偷家族》,这三次的观影体验不出意外地都很好。如此高密度的进出电影院,也是我人生的新体验。

我并不是电影狂热粉丝,只是相较于很多剧情冗长、剧集更新也漫长的电视剧,我更喜欢这种扎实、完整 、高效的观看体验。电影院的分布像便利店一样越来越便利,影院的硬件设施环境也越来越好,观影过程越来越舒适。

这三部电影我都是一个人去看的,下班后走路不到10分钟,到旁边的商场去看场电影。电影院开在商场的4F,等待电影开场或者结束之后,顺便可以在冷气充足的商场逛逛,绝对是炎热夏日的好去处。周六"半工半闲"的一天就用安排一场口碑不错的电影来度过。经过这一个月来的尝试,我爱上了这个模式的周六。

唯一不喜欢的是附带的逛商场体验,看电影只能占据最多两个多小时,剩余的半下午时间只好在商场四处逛逛。至于说为什么不选择第二场电影填补接下来的时间,是因为正上映的剧目无法使我下定决心购买第二张票。因此越来越觉得等待电影开场和结束之后那1小时或者2小时的难熬。商场一楼大多是珠宝、护肤品、3C产品专柜,二楼三楼大多是服饰鞋帽,带电影院的四楼还有饭馆和娱乐城,商场内部越来越"大同小异"。

我一般在商场内找个地方简单吃个午餐,味道一般但价格都挺贵。我对饭菜的不合口味和挺贵的价格也不太介意了。现实情况在那放着呢----商场租金、漂亮的餐厅装潢、人工成本等各种成本累加,商场里找个物美价廉的午餐去处是不可能的。

最近常去的这家商场,美食、影院、娱乐城这些地方人气最旺,至于珠宝和护肤品专柜、服饰鞋帽专柜等人气清淡不少,尤其是珠宝专柜,往往只有导购员在那闲极无聊与旁边专柜导购员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这也是一种消费趋势吧,最近频频看到的"消费降级 "一词,我也算某种程度地"眼见为实"。

让我颇为不满的是除了电影院,在商场里想找个安静的去处几乎不可能,连找个可以长时间呆着的免费座位几乎都不可能。商场的公共座椅区早已人满为患,哪怕是需要扫描付费的按摩椅,闲置太久也早已被征用为躺椅 。在那些公共座椅区,除了少数睡觉打盹的人,其余的人基本都在低头刷手机,要照看小孩的人眼睛时不时会被迫离开手机一会儿,安抚一下在旁边游乐区玩耍的小孩,但很快又回到手机世界里去了。其他座位就在付费就餐区或者饮品区了,其中又数饮品店的气氛最好,没有饭菜的香味或者油烟味,果汁饮料和甜品无论颜色、气味、店内风格总是让人呆着更舒适。冷饮店是很棒,不过在那闲呆着也要点杯饮料"占座",需要支付同样"高冷"的饮品费,连最基本款的柠檬水都接近20元了。

所以看完电影的我离开了导演精心编排的电影世界,在现实中的商场闲逛,总会生出满腔的无力感。用二十多元的电影票买到一次暂时脱离现实的梦幻之旅,旅途结束,面对越来越贵的生活,越发让人觉得囊中羞涩,现实的压力感扑面而来。

身边朋友常在微信朋友圈里哀嚎"不想上班,提到周一要上班,整个周日下午人都不好了",然而总会发些周末吃吃喝喝的照片,深夜再补一条"用最贵的眼霜熬最深的夜"。工作日的白天忙里偷闲网购买买买,晚上下班后逛吃逛吃,上班时间里则持续颓废间歇性抓狂。

我也曾多次陷入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并且将来也很难完全挣脱开。但我渐渐意识到这是个问题,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买买买是个陷阱,没有存款的"隐形贫困"青年只能被绑在目前的工作上无法动弹,心中的安全感也被超额消费带来的账单渐渐透支,心力交瘁,精神涣散,成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格子间动物。

好电影则是平凡生活的出口,个人的脆弱无法言说的情绪,好的电影导演帮你说出来并安放在电影里。在本分生活之外的电影世界里,我得到了安慰和陪伴,补充了一些生活能量。看电影是读书之外另外一种精神食粮供给站,食粮价格也是难得的亲民友好,食粮品种也"萝卜白菜各取所爱"。

从今以后,我"爱"看电影。

          ----写于2018年8月6日,上班族的周一

题图来自Derks24 / Pixabay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杨杨

发表文章1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人

你的世界源于你的眼界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