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7.2 健康到老 | 癌症如何预防和早期发现?

作者:石远凯

2019-05-05·阅读时长10分钟

12296人看过
石远凯老师是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内科主任医师。1993年至今,石远凯做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完成者,共进行了260多项抗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和相关研究。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他是我国进行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最多的主要研究者。在这一讲中,他将从癌症的成因、抗癌医疗的发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癌症预防、筛查,为我们普及关于癌症的知识。

7.2 健康到老 | 癌症如何预防和早期发现?

32.0MB
00:0023:17

大家好,上节中我们聊了聊肿瘤的发生原因,全世界以及我们国家肿瘤发病的情况。在这一节中,我们要聊一聊肿瘤的预防和早期发现。

肿瘤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就像我们在前一节中讲到的那样,肿瘤是机体内外因素经过复杂的作用,最后导致人体内基因状态改变,使正常的机体细胞发生了癌变而导致的这样一种疾病。说到底,肿瘤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对于绝大部分的患者而言,癌症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一种疾病。所以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癌症的关键。

世界卫生组织把人的健康定义为十个标准,包括:

       1.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5.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 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9. 头发光洁,无头屑;

       10. 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做过一个全球的健康调查,真正健康的人只占总人口的5%,处于疾病状态的人占20%,而其余75%的人处于第三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亚健康状态。

健康是什么?是规律的作息,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良好的卫生习惯,是远离烟酒,不沉迷网络。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由来自美国的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以及迈克尔·杨( Michael W. Young)获得,以表彰他们在生物体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上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人是有生物钟的。比如含羞草到晚上就关闭,你如果把含羞草放到一个全黑的环境中,到了晚上那个时间它还是一种关闭的状态,白天的时间还是照常地打开,它不受亮度的影响。因此,规律的作息非常重要。我们建议晚上11点休息,第二天早上6:00~6:30起床,不要晚上不睡,早上不起,这是非常不好的生活习惯。

▲含羞草(图片来源:全景网)

另一方面,合理的饮食,不要偏食,不要吃得多,也不能饿得很厉害。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了肿瘤患者的膳食指导原则,归纳起来主要是几点:适当运动,保持合适的体重,摄入的各种营养成分要均衡,特别是水果、新鲜蔬菜一定不能少,盐和糖一定要适度。一定要保持正常的膳食结构,这一点非常重要。

早期发现是提高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对于绝大部分早期肿瘤的患者,治愈率是非常高的。比如一期的肺腺癌,一期的胃癌、乳腺癌、肝癌、宫颈癌、大肠癌等实体肿瘤,患者5年的生存率都在90%、95%以上,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到了中晚期,特别是晚期,治疗效果就差得很远。所以加强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几大癌症的早期筛查和预防

2018年4月,上海市抗癌协会发布了《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针对我国常见的几种恶性肿瘤,它给出了筛查和预防的推荐,对提高我们的防癌意识很有帮助。

针对不同的恶性肿瘤,筛查重点是不一样的。以肺癌为例,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的发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特别是抽烟,无论是自己吸烟,还是吸二手烟,甚至包括三手烟,对肺癌的发生来说都是非常大的危险因素。

在上海市抗癌协会颁布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对肺癌的预防和筛查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原则。我们知道,肺癌是我国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如果含有下面一项危险因素,那就应该进行肺癌的定期筛查:

       1. 每天吸烟20支,吸烟史超过20年,即20包/年的人,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的人;

       2. 被动吸烟的人;

       3. 有职业暴露史,比如石棉,以及一些放射性元素、重金属接触史的人;

       4.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者肺癌家族史的人;

       5. 有慢性阻塞性的肺疾病,或者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的人。

最成熟的筛查方法,就是进行低剂量螺旋CT的检查。尽可能使用32层或者以上的多层螺旋CT,扫描范围包括肺尖至肋膈角尖端平面。基线CT扫描以后,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的螺旋CT筛查。如果在筛查的过程当中,发现了肺内有结节,至少应该在12个月之内再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的复查;不推荐将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

肺癌是一个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所以要提倡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来预防肺癌,包括不吸烟,如果正在吸烟的,要立即戒烟。对于有职业暴露危险的,应该做好防护措施。要保护环境,改善空气条件。有呼吸疾病历史的要及时规范治疗。还要加强对肺癌知识的了解和宣传。当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咯血、胸闷、气短、胸痛,不明原因的消瘦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明确原因。

乳腺癌也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癌症,高危人群包括:

       1. 没有生育过或者年龄在35岁以上的初产妇;

       2. 有一级亲属在50岁之前患有乳腺癌者;

       3. 有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后患有乳腺癌或者卵巢癌者;

       4. 有对侧乳腺癌病史,或者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腺内乳头状瘤病者;

       5. 有胸部放射治疗病史者,或者在10年之前接受过胸部放射治疗的人。

▲位于新西兰卡德罗纳的Bra Fence,也是新西兰乳腺癌基金会捐款处(图片来源:全景网)

有多种因素同时存在的时候,更应该考虑为高危乳腺癌的人群。针对这样的人群,建议进行乳腺癌的筛查和自查。

乳腺的自查是一件比较容易操作的事情,20岁以后每月要检查一次。临床体检,20~29岁的人每三年一次,30岁以后建议每年进行一次。X线摄片,建议在35岁的时候拍摄基础的乳腺片,以后隔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片。40岁以上,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片检查,60岁以后可2~3年拍片检查一次。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建议30岁以后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而对于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建议20岁以后每年做一次临床体检,30岁以后做乳腺核磁共振检查。

对于乳腺癌的预防而言,有四条建议:首先是远离烟酒,合理营养;其次是保持体重,坚持锻炼;第三是适时生育,母乳喂养;第四是参加筛查,定期体检。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提高肝癌病人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对于35岁以上的男性、45岁以上的女性,如果有下面这样一些情况,即为高危人群,应该进行定期的筛查:

       1. 有肝癌家族史;

       2. 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

       3. 有血吸虫病,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4. 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该进行肝癌的筛查,筛查的方法包括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的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

预防发生肝癌的方法,包括针对慢性肝炎患者,应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减少饮酒,饮食清淡,减少油脂的摄入;防止霉变食物的摄入。

胃癌是我国另一个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对于高危的人群应该进行胃癌的筛查,这些高危人群包括:

       1.60岁以上的人;

       2.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的人;

       3.有慢性胃溃疡的人;

       4.有胃息肉的人;

       5. 有良性疾病术后残胃,特别是术后10年以上的人;

       6. 有胃癌术后残胃,特别是术后6~12个月的人;

       7. 有胃黏膜的异常增生,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增生的人;

       8. 有胃黏膜的中、重度肠上皮化生的人;

       9. 有明确的胃癌家族史的人;

       10. 有胃粘膜巨大褶皱症的人。

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有腹痛、腹胀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且伴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褶皱症、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胃癌家族史的病人,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同时,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于预防胃癌至关重要,包括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尤其避免熏烤腌制食物和霉变食物的摄入;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积极防控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定期体检,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处理;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和进食烫的食物。

身体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图片来源:全景网)

大肠癌也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加,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对于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高危人群包括:

       1.40岁以上有肛肠症状的人群;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大肠腺瘤治疗以后的人群;

       4.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大肠癌术后的人群;

       6.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7. 50岁以上没有症状的人群。

另外,对于大便习惯改变(慢性便秘或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变细等),大便性质改变(粘液血便等),以及腹部固定疼痛的患者,也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对于40岁以上有症状的高危个体,应及时进行大便隐血试验(FOBT)、肠镜检查。如果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然没有发现异常,建议进行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40岁以上没有症状的高危对象,每年进行一次大便隐血检查,如果阳性就要进行肠镜检查,如果连续三次阴性,可适当延长筛查的间隔,但不应该超过三年。年龄大于20岁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进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的1~2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测,如果突变检测阴性,应该按照40岁以上的个体进行筛查。50岁以上没有症状的筛查对象,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检查,每五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

大肠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运动可以有效地减少肿瘤的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同时,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和新鲜水果的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戒烟戒酒,避免烟酒对消化道的长期毒害和炎性刺激。

从这几个肿瘤的高危因素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方式对于肿瘤的发生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一直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包括合理的膳食结构,足量的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对于保持机体的健康状态是至关重要的。适度的运动,快乐的心情,远离烟草,控制酒精的摄入,对于身体的健康状态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好的,有关癌症的预防和筛查,我们就先聊到这里。本节中涉及的内容和图片,可以在我们的文稿中看到。下一节,我们要聊聊癌症的治疗。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文章作者

石远凯

发表文章4篇 获得11个推荐 粉丝51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内科主任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解码人类

探秘生命真相的科学课

20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0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