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1 总序 | 如何正确理解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责任?

作者:高益民

2019-08-05·阅读时长10分钟

69407人看过
关于孩子,著名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这样写道:“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己的渴望而生下的子女。”如何正确理解我们的孩子,如何积极地了解教育的知识和方法,学会合理的亲子陪伴方法,这是每一位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总序这一讲中,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学研究专家高益民教授,将为大家讲述家庭教育的意义,尤其是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互补时的特殊意义。高益民教授常年从事比较教育研究,对国内外的各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方法都非常了解,因此,在这一讲中,他将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当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复杂情况,以及自己的个人思考与感悟,为大家构建一个更系统、有效的教育理念框架。

1.1 总序 | 如何正确理解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责任?

28.5MB
00:0020:44

(点击图片,跳转至本课详情页了解更多信息)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益民。近三十年来,我从事的领域是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同时我也是一名初中生的父亲。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说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有很深刻的感受。近30年来,我所从事的领域是比较教育学,同时我也是一个初中生的父亲。今天很高兴能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们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我个人的一些思考。说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很深的感受。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我们工作单位来录用职工的时候,我们很少去关注他的家庭情况,我们都要问他是哪个学校毕业,是什么学历,拿到什么学位,是什么专业,有什么专长?因为单位对职工的考察就是要了解他们的具体的工作能力,但是结婚就不一样。

高益民教授照片

当我们找结婚对象的时候,我们就非常注重了解对方的家庭。特别是如果要想很好地了解结婚对象的品性生活习惯行为方式,除了直接相处之外,最好了解对方的父母,看看父母的修养,看看他们为人处事的方式。

如果对方的父母克勤克俭,有秩序感,为人谦和,通情达理,心胸开阔,遇事冷静,那么子女往往也有相似的品格和行为模式,反过来也是如此。但矛盾的是什么?一般谈恋爱的年轻人不可能先见父母再谈恋爱,都是先谈恋爱,双方确定了关系之后才会互相见对方的父母。而这个时候见父母,无非就是取得长辈的同意,并不是了解对方,所以这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因为在理论上,了解对方父母非常重要,但是往往在婚前又无法了解,所以这也成为很多家庭婚后家庭矛盾的重要根源。

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往往也是孩子一生中影响最深刻最深远的老师。

孩子一出生就在父母的呵护和关爱下、在父母的喂养、训练和教育下长大。在父母那里,孩子不仅满足了生理需要,获得了安全感,同时,父母的表情、动作、言语、饮食习惯、审美偏好以及整个认识世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会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孩子。孩子上学以后,虽然与老师和同学相处的时间大大增加,而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但因为亲子间有着根本的利益关系和深厚的情感纽带,因此家庭对孩子依然会长期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

中国历来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有一本著名的家教经典叫《颜氏家训》,这本书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颜之推写的,大约是在公元六世纪末的隋朝成书。这本书在1400年里一直被作为中国人的家教范本,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颜氏家训》元刻本(图片来自网络)

宋末元初成书的蒙学作品《三字经》里提到的“养不教,父之过”,更是大家口熟能详的名句。民间也有很多俗语和谚语来讲这个道理,比如“养子不教,不如不要”、“子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子孙胜如我,要钱做什么?”,还有“家无好子休争气,国无良将莫兴兵”之类,多得不胜枚举。

家庭背景或者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既有初始性和基础性,又有长远性和终身性,这个道理很通俗,大家都很明白。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点专业研究,我想这也许会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家庭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中的“安全感”与“探索欲”

今天我要介绍的一项研究是美国动物心理学家哈洛(Harlow)夫妇对猴子进行的研究。1959年,也就是在整整60年前,哈洛夫妇报告了他们对恒河猴的研究结果。

小猴子一出生,研究人员就把它们与母亲分开,但会给它们找代理母亲。不过,代理母亲并不是真正的猴子,而是人工做的道具。这个道具分两种,一种是用铁丝缠成的圆柱体,可以叫它铁丝母亲;另一个是用毛巾被裹住的圆木,可以叫它棉布母亲。小猴子在出生后的165天里或者会跟这两个代理母亲呆在一起,或者会跟其中一个代理母亲在一起。根据实验的需要,有的代理母亲胸前会挂上奶瓶给小猴子喂奶,而有的就没装奶瓶。

哈洛与猴子的实验现场照片

先来看有两个代理母亲的小猴子出现了什么情况。

观察发现,如果是两个代理母亲胸前都挂着奶瓶,也就是说都可以喂奶,那么所有的小猴子都只选择棉布母亲作为自己绝大多数时间接触的对象。即使在只有铁丝母亲能喂奶而棉布母亲不能喂奶的情况下,小猴子也只是在吃奶的时候去找铁丝母亲,而把其他的大部分光阴用来与棉布母亲相处。能不能吃得上奶,这是涉及生存的根本利益问题。

按理说小猴子出于吃奶的本能也应当更亲近铁丝母亲,但实际情况却是,不到不得已的时候,小猴子都不去亲近铁丝母亲。当然这里可以这样解释,就是毛巾被的触感比铁丝好,会让身体感觉舒服,所以小猴子才会天天倚靠在棉布母亲身上。

但问题是,这个触觉上的舒适感会不会发展成为别的更为综合的感受呢?比如“安全感”?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哈洛夫妇又引入了恐怖玩具,比如可以敲鼓的玩具熊。当恐怖玩具出现的时候,同时有两个代理母亲的小猴子大约有80%都是跑向棉布母亲而不跑向铁丝母亲。而且,小猴子们与棉布母亲进行了接触之后,那种恐惧很快就消失了。差不多一两分钟,它们就开始用眼睛观察那些恐怖玩具,胆子大的还会离开棉布母亲去走近它们。这说明,棉布母亲除了能够提供皮肤触觉上的舒适感,还能提供一种安全感。

哈洛猴子实验中的猴子与两位“母亲”,左侧为铁丝母亲,右侧为棉布母亲

哈洛夫妇还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让小猴子只有一种代理母亲,要么是不能喂奶的棉布母亲,要么是可以喂奶的铁丝母亲。研究人员会在8周内每周两次把小猴子带到完全陌生的房间,这两次当中,有一次会把它们的代理母亲也放进陌生房间里去。

结果发现,凡是棉布母亲“抚养”的小猴子,会马上冲向代理母亲,紧紧地抓住它。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它们就会以代理母亲为安全基地,并离开代理母亲去探索玩具,在探索别的玩具之前,它们一般会先回到代理母亲身边,然后再去探索其他的新玩具。

相反,在铁丝母亲喂养的小猴子们与代理母亲之间完全找不到那种亲近感。它们有的也会坐在铁丝母亲的怀里,但却是紧紧地用胳膊抱着自己的头和身体,浑身抽搐或发抖。也就是说,在铁丝母亲那里,小猴子们无法获得安全感。

对猴子来说,这是一个残忍的实验,一些动物保护主义者甚至认为这是一个邪恶的实验。但这个实验在20世纪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这个实验是关于猴子的,但它的结果却被认为同样适用于人类的母亲和孩子。

这个实验发现了一连串具有内在联系的事实。那就是令人舒适的身体接触会帮助孩子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结,而如果没有这种情感联结,即使有“奶”,也很难发展出归属感和安全感。那这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又有什么意义呢?就像研究人员所观察到的那样,有了安全感之后,孩子才会更大胆地去探索未知世界

在育儿方面,民间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正确,而正确的经验也需要条件。比如,一些民间的育儿经主张不能随便抱孩子,否则会惯出老让大人抱的坏毛病,老让大人抱,孩子怎么独立?这种说法的确符合行为主义的原理。但从哈洛实验的结论来看,拥抱孩子、亲吻孩子对发展母子之爱至关重要,不仅如此,对于孩子未来大胆地闯世界也至关重要。

 社会学研究视角下的家庭教育迷思

下面我再介绍一个宏观的社会学研究。

20世纪60年代,如何通过教育来解决社会不公是美国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同时美国政府也很希望了解对学校教育的投入到底效果如何。1964年,约翰斯·霍布金斯大学的詹姆斯·科尔曼教授带领研究团队收集了4000所学校64万名学生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1966年,科尔曼向国会递交了题为《关于教育机会均等》的报告,俗称《科尔曼报告》。

《科尔曼报告》中的有些结论是众所周知的,例如,《科尔曼报告》确认美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种族隔离现象。但还有一些结论则与常识不符,例如,《科尔曼报告》承认图书馆资源、教师素质、实验室数量、课程设置等校内因素的重要作用,但又发现它们的作用没有人们想像得那么大。

科尔曼报告》认为越是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孩子的学业成就中学校起的作用越小。例如,白人学生学业成就中只有10%可归因于学校, 而南部黑人学生此比例达到20%。因为《科尔曼报告》认为中等阶层的孩子大都在家里学得多一些,从同学和老师那里所学的东西要少一些。这个比较好理解,我们的经验也是这样,有能力给孩子报各种课外班的家庭、有能力带孩子多去美术馆、科技馆、博物馆或周游世界的家庭,就会有更好的文化资本,这对于孩子取得学业成就是有利的。

《科尔曼报告》还认为:在学校因素中,与学校的设施设备、课程等因素相比,弱势群体学生能不能与白人学生打成一片这种软性的学校文化氛围的影响更明显。《科尔曼报告》发现:如果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学生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学生融合在一起学习,那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学生会很有帮助,而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学生也不会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不会使他们的成绩因融合而下降等等。《科尔曼报告》本来是一项关于学校教育的研究,但是它却提出了一些关于家庭背景的重要结论。

《科尔曼报告》认为家庭背景对孩子的学业成就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虽然家庭背景与家庭教育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但《科尔曼报告》谈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偏低,这种比较低的期望也就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评估,影响到了孩子的自信心。

也就是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低下导致了自信的缺乏,而自信的缺乏又影响到对学习的精神投入,从而影响了学业成就。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骨子里都不相信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提高学业成绩,也不相信可以通过提高学业成绩来改变个人命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就不足。而且,当孩子稍有一点小的进步的时候就会感到相当满足,觉得“以我们的家境来看,孩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并不会继而产生更高的期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学习士气也不够。如果用我们中国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人穷志短”惹的祸。

直接地说,其实是“志短”导致了学业成就低下,当然《科尔曼报告》认为“人穷”与“志短”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我们该怎么“期望”孩子的未来呢?

这又让我想到了另一项有名的心理学研究,那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期望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去了加州一所小学,说要进行七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测验之后,罗森塔尔把一个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的老师,并用赞许的口吻说名单上的学生都非常有前途,他还告诉他们一定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他们撒了谎,因为名单上的学生只不过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心理学家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这个实验说明教师受到了暗示,因而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以及更多的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去引导学生,而学生受到了教师的暗示,也会努力学习,信心倍增,这就又给了教师以积极的反馈,使教师产生了更大的教育热情,对这些学生更加抱有期望,如此形成了一个教育上的良性循环。后来也很多研究证明,家长的积极期望与孩子的学业成绩的确有正相关的关系。

谈到这里,大家可以理解,这些研究对我们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有非常重要的启发。但是,也会有一些家长会讲,有好多并不了解教育知识的家长,甚至是没有明确的教育意识的家长,人家孩子也不错。孩子在完全自然的环境下长大,并不比那些特别关注孩子教育的家庭成长得差。我们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

其实不仅仅是家庭教育,任何领域、任何事情,都有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做对的情况,人们凭着某种直觉、依照一些朴素的经验去做事,有时也会暗合了一些规律或原理,从而把事情做好。

但是,人类活动与动物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人类的活动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禀承了自然主义理念的父母通过自然主义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与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甚至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让孩子自然地成长相比,即便是前者的效果没有后者好,那这两种活动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可以称作教育,后者可以称作影响。更何况,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教育却不如不教育”的情况不会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所以,积极地了解教育的知识和方法,是每一个做父母的必要条件,也是每一位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

好的,本节的内容就先讲到这里,本节中涉及的内容和图片,我们可以在文稿中看到。下一节中我们要聊一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势互补。谢谢。

分享下方海报到朋友圈

与更多宝爸宝妈分享你的感悟

文章作者

高益民

发表文章4篇 获得52个推荐 粉丝362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智慧父母“慢教养”手册

如何陪伴一个有趣的小灵魂

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8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