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02-11·阅读时长4分钟
从2022年以来,中国央行一直在稳步增持黄金,从2022年11月到2024年4月份,央行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随着国际金价达到高位,央行一度暂停购金,从去年4月到10月,央行连续6个月没有再购入黄金。就在市场认为中国央行的购金可能告一段落时,中国央行再度出手,从去年11月到今年1月,央行再次连续3个月增持黄金。
最近三年,中国央行一直保持对黄金的增持,黄金在官方储备中的比例也在逐步提升。2023年底,黄金在官方储备中的占比约为4.3%,到了2024年底,黄金占官方储备资产的比重已经上升到了5.6%,截至今年1月份,黄金储备占比继续上升,逼近6%。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央行对于黄金资产的兴趣并不是很大,20年前黄金占官方储备资产的比重只有1%,为什么最近几年中国开始加速购入黄金,即使黄金价格逼近3000美元/盎司的高位也在增持呢?
中国央行最近几年持续买入黄金,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对冲美元风险,尤其在美国的围堵战略下,中国需要减轻对美元的依赖。除了战略层面的因素之外,最近几年美国债务问题越来越严重,包括中国央行在内,全球央行都开始提前规避美国债务风险,由此增加了对黄金的需求。对于全球央行而言,过去以美国国债作为最主要的外汇储备资产,但是现在,需要重新进行资产配置,减少美国国债的比例,同时增加黄金的比重。
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美国的债务规模爆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底,美国国债规模超过36万亿美元,和疫情前相比增长超过六成,和10年前相比增长了一倍,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24%。无论以怎样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债务问题已经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潜在风险之一。
特朗普上任之后,推动大规模的减税方案,美国的债务规模还将有增无减,无论从中短期还是长期来看,美国的债务扩张之路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对于美国而言,解决债务危机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用美元的霸权地位大规模发行国债,由此稀释美国的实际债务,减轻债务压力。
长期以来,主权国家的央行都将美国国债作为核心资产配置,在美国国债实际价值日渐缩水的大背景下,全球主要央行都开始减持美国国债。以中国央行的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底,中国央行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为7600多亿美元,而在2013年,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曾经高达1.3万亿美元,11年时间过去,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几乎近半。对于中国央行而言,在大规模减持美国国债之后,黄金就成为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增持黄金的意义不仅在于规避美元风险,还有一层含义在于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路。
最近几年,由于美元加息对很多新兴国家带来冲击,国际上出现一轮“去美元”浪潮。很多国家的货币以美元为锚,但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周期和美国并不一样,被迫跟随美国的货币周期而被动加息或者降息,导致这些国家失去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给本国经济带来很多负面冲击。
在饱尝苦果之后,很多国家开始降低对于美元的依赖度,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在国际贸易中用非美元结算,在储备货币中减少美元。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开始下降。这一轮“去美元”的浪潮,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过去很多年,中国一直在努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和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相比,人民币国际化仍显不足。
从支付手段来看,按照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占比大概为3.9%,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前三名分别为美元占48%、欧元占22%、英镑占7%;从储备货币的角度来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不到3%,在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中排名第五。无论是作为支付手段,还是作为储备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远远没有体现中国经济的实力。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之所以落后于中国经济的体量,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资本管制抑制了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足,也影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等等。除此之外,中国的黄金储备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
黄金是全球认可的最终支付手段,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有多少,体现了其主权货币的信用程度,拥有的黄金储备越多,其主权货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以及储备资产的可靠度就越高,国际上对于主权货币的认可度就会随之上升,最终有助于提升这个国家主权货币的国际地位。目前中国的黄金占储备资产的比重不到6%,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和中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并不匹配。
所以,央行这几年持续增持黄金,一方面是为了摆脱美元依赖,减轻美国债务扩张对资产配置的影响,同时,从更长远来看,也是为了通过更多的黄金储备,增加人民币的国际信用。
中国央行虽然连续3年大幅增持黄金,但是和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以黄金占储备资产的比重来看,国际平均水平大概是15%,部分发达国家更高,美国、德国等国家占比甚至超过60%。如果中国的黄金储备向国际水平看齐,这就意味着中国央行购金将是长期行为。
事实上最近几年,全球很多国家都在反思美元霸权,对于黄金也开始重新估值,所以,不只是中国央行在持续增持黄金,全球很多国家的央行也都加入了购金的行列,最近几年全球央行的购金规模持续保持历史高位。
全球央行成为黄金市场的超级大买家,推动了黄金价格持续创出新高,从2000美元/盎司迅速接近3000美元/盎司。而在全球央行的示范效应下,更多普通人也开始投资黄金,共同推动了这一轮黄金大牛市的到来。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662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