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缅甸强震已致数千人遇难:华人在震中抱团自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03-29·阅读时长35分钟

1185人看过
此次地震是缅甸曼德勒地区近190年来震级最大的地震。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2025328日,当地时间1250分左右,缅甸中部曼德勒-实皆地区发生7.7级地震,当天下午又发生6.4级余震。此次地震是缅甸曼德勒地区近190年来震级最大的地震,震区所在的缅甸中部拥有曼德勒、内比都两座大城市,也居住着大量华人华侨。
截至329日,缅甸政府报告至少1002人在地震中死亡,2376人受伤。但由于震区电力和通讯全面中断,通往震区的道路也有部分严重损毁,目前外界尚难以得知震区全面的破坏和伤亡信息。
令人担忧的是,缅甸近年来困难的经济状况和动荡、分裂的政治局面也将给地震后的救援带来困难。



记者|程靖 彭丽

实习记者|杨纯希

编辑|徐菁菁

池子里的鱼全部飞出水面

2025328午间,在缅甸经营翡翠生意的中国人王海,正和同伴在曼德勒市中心附近约20分钟车程的地方钓鱼。这天微风,最高气温高达39度。1250分许,王海看到眼前池子里的鱼突然全部‘出水面,他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几秒后,大地强烈震动,站不稳,像在船上晃

王海喊上同伴,一起跑向30多米外的平地。四五分钟后,晃动才结束。他们开车从城外出发,经过曼德勒皇宫后到达市中心。曼德勒皇宫(Mya Nan San Kyaw)是缅甸最后一个王朝——贡榜王朝的宫殿,始建于1857年,长宽各2000米,占地面积400万平方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王海路过时拍了一段视频,视频里,皇宫的城墙已经倒塌了,标志性的木造红色寺庙建筑从中间被拦腰截断了。

图片

曼德勒的贡榜王朝皇宫遗址,在此次地震中严重受损

曼德勒人口逾150万,是缅甸的第二大城市,也是缅甸中部物资集散地和内地最大的交通运输中心,仰光曼德勒铁路南北纵贯。车越往市中心开,王海的心里就越害怕,一路上看到的景象太惨了。他向本刊回忆,曼德勒市中心马路两侧许多三四楼高的房子整栋倾斜,或是直接坍塌,原本十来米高的房屋变成水泥板堆积在一起,钢筋和木板裸露在外,从缝隙中很难看到人的痕迹;写着缅语的招牌瘫在路边,电线杆大量倒塌,电线交错在一起;一些年代更久远的房子全部碎成了红砖,瓦片屋顶坍塌下来,穿着缅甸传统裙子服饰的居民站在废墟前交谈。路上到处是警车和救护车的声音,很多救护车停在房子废墟前正准备拉人,有的伤者戴着氧气面罩,有的明显腿部受伤。王海说。

回到家后,王海发现自己算是幸运儿:他所住的二层小楼基本没有损伤。地震后曼德勒整座城市基本已断电,王海用家里的太阳能电池板给手机充了电,剩下的电量只敢用作照明;网络信号则时断时续;平日打水的水井也被倒塌的建筑物堵死了。王海也不敢睡在家里,便和同伴一起买了几瓶啤酒坐在院子里。328日,曼德勒夜里的气温也有二十七八度,蚊子不少,再加上余震震了一夜,王海一夜无眠。

王海告诉本刊,他家附近有几十户华人居住,房子都是四五层,基本都有坍塌、开裂。其中一家人的房子前两个月才盖完,他家儿子回来一看,新房子都裂了,趴在地上哭,哎呀,那个场景好心酸的。王海提到,曼德勒的房子市价并不低,二十米长乘以五六米宽的地皮,150万人民币左右,盖房又要花个5060万人民币,所以建一栋房子要200多万人民币,有的大一点的话要400500万。” 

在曼德勒从事食品加工贸易的周林告诉本刊,28日入夜后,整个曼德勒陷入了黑暗,与此同时,在他朋友圈里,求救信息和救援电话不断地刷着屏。城里的华人房子楼层较高,大多建35层,受损相对严重,整栋楼坍塌的也不在少数。周林说,地震后没有见到政府救援,基本靠当地华人组织自救我朋友的亲戚住在城里,家里三口人被埋在一楼,昨天抢救出来后,其中两人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

受访者供图

在距离曼德勒市600余公里外的缅甸最大城市仰光(Yangon),缅籍华人温蕴祥也有相当震感。328日下午1时左右,缅籍华人温蕴祥正在工作,突然感到大楼开始摇晃,办公室在三楼,震感比较强烈,第一次晃了差不多30秒,当时第一反应是跑出去,但跑到楼梯口时,晃动就停止了。温蕴祥告诉本刊,停下后不久又开始晃,晃得我头晕眼花。晃动结束后过了5分钟,我都还觉得头晕。

地震发生后,温蕴祥收到住在台湾的妹妹的消息,后者告诉他,曼德勒也地震了。他立即打电话给妈妈,但由于通讯中断,直到下午149分许才打通妈妈的电话。温蕴祥的家人住在曼德勒一座4层的房屋,他得知楼房歪了一点,但没倒下,母亲和弟弟随后去亲戚家的院子里避难,后者的屋子里已接待了十几名亲友。

地震发生时,还有许多居住在酒店的中国商人。王海今年51岁,原本在国内经营翡翠生意,两年多前去到曼德勒,当地有着缅甸最大的翡翠集散市场。他说,从云南芒市飞到曼德勒只需一个小时,昆明飞过来也只需一个半小时,物价又较国内便宜,曼德勒因此成了缅甸华人、尤其是翡翠玉石商人的的聚集地。

王海提到,像他这样的商人在缅甸租房的流程比较复杂,首先要有公司的营业执照,有当地人或者房东的担保,然后到居委会、警察局备案。而且(普通房屋)经常没有电,用发电机发电,很费油钱。但酒店24小时供电,有电有热水,相对方便,因此在缅甸做生意的中国人基本都是住酒店。

受访者供图

陈红在曼德勒的市中心经营一家中餐馆,28日中午,她正在餐馆二楼打扫卫生,地震发生时,她直接从楼梯上滚了下来。距离餐馆四个街口的一家名为Win Star的酒店,住着许多来做生意的中国人。陈红对酒店情况较为熟悉。她告诉本刊,酒店共七层楼,每层楼七个房间,已经全部倒塌。另一名同在缅甸做翡翠生意的华人告诉本刊,Win Star酒店隔音较差,房子也比较旧,因此相比起其他酒店价格更便宜,住一个月价格大约180万缅元(将近6206元人民币)一个月。

地震发生当晚,陈红睡不着觉。29日凌晨0点多,她跑去Win Star酒店外察看救援进展,看到有三四位缅甸政府救援人员,带着挖掘机过来救援29日凌晨2陈红终于在当地微信群里看到一名穿着上衣和红色短裤的中国男子被救了出来,当时他脸色惨白,嘴里还在呻吟到清晨6点,政府救援人员撤退了

陈红告诉本刊,随后,当地的华人自发组建了救援团队,但面对近两层楼高的废墟,没有工具的他们也束手无策。目前并不清楚酒店的废墟下究竟埋了多少人,有人说里面还有七八个人,还有人有说二十来人。据我知道的,至少还有3个中国人在里面,有一对来自江西的兄弟俩,弟弟出来了,哥哥还在里面,今年40岁。同样没救出来的应该还有四五个缅甸籍的酒店工作人员。陈红发给本刊的视频显示,那位来自江西的同胞和其他前来救援的华人似乎听到了人声,正在徒手扒开石块寻找。

目前,尚没有曼德勒城市受灾情况的详细统计。已知的是,曼德勒曾是几个古代王朝建都的地方,市内遍布大小佛寺、清真寺等宗教古迹,除了曼德勒皇宫以外,该市西南部的著名佛教古迹马哈木尼佛塔(Mahamuni Pagoda)也已垮塌。曼德勒机场因损毁而暂停使用,机场空管塔台倒塌;连接仰光和曼德勒的仰曼高速靠近曼德勒段多段受损;连结曼德勒与实皆的有百年历史的英瓦大桥也发生坍塌。

根据缅甸国管委新闻信息组328日发布的信息,根据缅甸自然灾害管理法,缅甸实皆省、曼德勒省、马圭省、掸邦东北部、内比都、勃固省等地震受灾严重地区进入紧急状态。新闻图片显示,缅甸首都内比都(Naypyidaw)也有大量建筑物在地震中损毁,伤者躺在医院的地面上等待接受医疗救助。

此次地震的威力还波及到了邻国泰国。中国留学生吴然住在泰国首都曼谷市中心的一栋公寓。公寓高30层,他住在12层。地震发生时,刚好是许多曼谷市民回家午休的时间段,他也正从外面回到家,准备在沙发上躺下午休。1250分许,他突然感觉到一阵轻微的摇晃,以为是楼里有人在装修,我还想着要去找物业投诉一下。但晃动一直在持续,隔壁房间传出了尖叫声,吴然意识到可能是地震,抓起手机就往楼下跑。

吴然告诉本刊,他看到很多人没有穿衣服就直接跑下楼来了当时震动越来越强烈,墙皮开始脱落,楼道里是四散的拖鞋,夹杂着泰语、中文和英语的‘快跑’”!等吴然跑到一楼平地时,猛烈的震动又开始了,他几乎难以站立,他看到30层的公寓在左右摇晃,公寓顶层无边泳池的水被震得像瀑布一样从高空砸下来。

震动持续了将近一分钟,我的手在抖,腿也是软的,吴然说。跑下来的很多老人抱着小孩跪在公寓门口的佛像前,边哭边祈祷。在一片混乱中,吴然突然听到了轰隆隆一声巨响,十几秒后是一次轰隆隆,他亲眼看到离他几百米的一栋正在修建的3层自建房倒塌下来,灰尘扑面而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后来,吴然才从新闻中了解到,他所听到的第一声巨响来自于距离他2公里外的泰国国家审计署在建大楼,那栋办公楼高30层,在地震中轰然倒塌。

今年29岁的吴然是第一次经历地震,泰国不在地震带上,很少有地震,我走在路上也会听到很多泰国人说从未遇到过这么大的地震。28日下午6点多,吴然才被公寓管理方允许回到自己的房间收拾一些必备物品,他的房间已经四处开裂,因为顶层泳池被震裂,水管爆炸,水一层一层滴下来,他的房顶也在漏水。他的一位朋友住在距离他78公里的另一栋高层公寓,那栋公寓楼已被政府定为危房,不准入内。

在曼谷华侨崇圣大学读研的中国留学生玲玲告诉本刊,地震后很多人把停车场里的汽车挪停到地面上,餐厅、加油站等一楼的公共区域挤满了避难的人,一时间没有人敢回家。下午4点左右,物业发布了警报解除的通告,玲玲回家后发现家里的瓷砖和地板已经鼓起开裂了。在曼谷城里,交通都瘫痪了,有的路面塌了,有的桥缆索断了,轻轨和地铁都停运了,机场的航班也因禁飞而延误,平常即招即停的摩托车,今天等了快1个小时,加3倍价格才有骑手愿意载。路上都是带着行李在走的行人。出城的路超级堵,但进城方向的车很少。

积累近190年的能量爆发

震级如此大的地震在缅甸地质历史上并不罕见。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副教授王昱告诉本刊,缅甸此次地震发生地位于该国一条非常活跃的大断裂带——实皆断裂(Sagaing Fault)中段。实皆断裂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喜马拉雅造山带东缘,长达1200公里,贯穿整个缅甸,经过或靠近曼德勒、内比都和仰光等主要城市,并继续延伸至安达曼海。它的平均活动速率约为每年2厘米,而过去100年间,实皆断裂的北段和南段都曾发生过7.0级或7.6级的破坏性地震。

图片

王昱分析说,对于实皆断裂这样的高速活动断裂而言,大约每200300年便会发生一次较大规模地震。从地震活动的长期趋势来看,这次地震并不异常。

曼德勒地区上一次发生严重破坏性地震是在1839年。历史记录显示,1839年在当时的首都阿瓦(Ava)曾发生过一次严重破坏性地震——阿瓦地震(Ava Earthquake),震级估计达到8.3级。那次地震阿瓦都城和周边地区造成严重损毁,阿瓦从此被废弃,阿瓦王朝迁都至现曼德勒东部的阿马拉普拉(Amarapura)。此后,曼德勒附近的实皆断裂中段再未发生过大规模地震,形成了一个地震空缺区,意味着当地存在较大的地质能量累积,具有发生强震的潜在风险。王昱认为,此次缅甸7.9级地震可能是1839年阿瓦地震以来,断裂带长期积累的能量经过近190年后再度释放的结果。

王昱多年来在缅甸实地调研,他看到缅甸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再到研究人员都对地震风险有所关注,但由于国家经济状况和基础建设需求的影响,尽管容易遭受地震灾害,防震减灾也是一个优先级较低的议题,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速度较为缓慢。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缅甸国内生产总值(GDP)多困于负增长。特别是在疫情期间,2021年,缅甸GDP一度缩水达到17.9%

缅甸国内的地震研究也相对缓慢。王昱曾在2006年至2019年在缅甸进行古地震的地质学研究。他介绍,古地震学的重要性在于,大地震之间的间隔通常非常长,一些断裂带的大地震周期可能长达50006000,但很多国家的地震记录仅有几百年或上千年时间,而现代地震仪器记录到的地震信息仅有100多年的跨度,无法全面了解断层活动的特定。古地震研究可以通过地质证据揭示断裂带的历史活动,帮助确定大地震的复发周期,从而评估未来几十年至数百年间的地震风险。

上世纪90年代后这一学科在亚洲其他地区就已逐步展开,但缅甸当时是很难获取这类国际科学界新知的。2006年第一次进入缅甸工作时,当地几乎没有类似的研究基础,王昱说,一些民间人士非常重视地震防灾问题,但由于国际交流受限,技术引进困难,法规制定滞后,缅甸国内也缺乏相应的科研资源和技术,导致该国在地震研究领域难以独立取得突破。

受访者供图

王昱告诉本刊,从2006年到2018年期间,缅甸政局相对稳定,他和同行研究者得以从事大量地质研究,但野外工作对环境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随着新冠疫情暴发、2021年起缅甸局势突变,他们的工作也被迫暂停。

复杂的救援

缅甸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除地震风险外,缅甸位于印度洋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旋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同样多发。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鲍志鹏告诉本刊,过去两年里,缅甸遭遇不少自然灾害,从热带气旋摩卡Tropical Storm Mocha)到2024年的极端天气,再到此次地震,缅甸政府的应急处置和救灾能力一直比较有限。

生活在仰光的温蕴祥对震区的医疗条件不太乐观。熟悉外贸工作的他解释说,在缅甸,企业购买进口物品需要向政府申请外汇,获批后方可进口,但缅甸政府常年外汇短缺,因此市面上许多进口商品短缺,我工作以来胃不太好,但我在仰光的药店想买一些健胃消食片等肠胃药,都是一直缺货。根据缅甸药品及医疗设备商会(MCCPMD)指出,缅甸90%的药品及医疗产品依赖进口。

据温蕴祥观察,在缅甸也有拥有挖掘机等专业设备的救援团队,但规模和数量都很少。过往发生自然灾害时,都是企业家或明星自发向灾区组织物资和药品的捐赠。2024年水灾时,缅甸政府就向民间企业发函呼吁捐款,温蕴祥所在的公司响应号召,公司的每家子公司都向灾区捐赠了1000万缅甸元。

据法新社报道,地震后,该社记者在内比都一家医院采访了军政府发言人佐敏吞(Zaw Min Tun),后者表示,我们希望国际社会尽快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国际媒体纷纷用罕见请求来描述这次求援。

受访者供图

缅甸政府对国际援助的谨慎态度有先例可循。2008年特强气旋风暴纳尔吉斯袭击缅甸,造成了该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200852日该气旋登陆缅甸,海啸一般的风暴潮上升到伊洛瓦底江三角洲40公里以上的人口稠密地区,在全国范围内造成至少13.8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灾害发生5天后,缅甸驻纽约代表处正式向联合国求助,期间仅接受双边、政府对政府的援助。

后来,在国际社会和联合国领导人的敦促和斡旋下,灾害发生两周后,方由东盟促成协议,缅方允许国际组织进入该国提供援助。

当时,国际援助成为了后续缅甸军政府和西方对话的契机。缅甸、东盟与联合国三方成立了三方核心小组Tripartite Core Group, TCG),协调救灾与重建。这也是当时的缅甸政府首次与国际组织建立制度化合作机制。

鲍志鹏提到,当时缅甸军方拒绝国际援助,后来态度才有所松动。那场灾难后来成为推动缅甸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转折点,这次地震是否会带来类似的政治影响,现在还很难说。

截至329日,已有来自中国、印度等国数百名外国救援队员抵达缅甸参与灾后救援,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正在调动其位于迪拜的物流中心准备创伤救治物资,法国、欧盟和美国也都表示将提供援助。

受访者供图

对救援造成障碍的还有缅甸目前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

据缅甸华人媒体报道,323日早上8点起,曼德勒市内部分街区开始通过扩音喇叭广播,呼吁符合《征兵法》适龄范围的男性于324日前往指定地点参加征兵抽签。鲍志鹏提到,这已经是缅甸领导人敏昂来自2024210日宣布《国民兵役法》生效以来的第十二次征兵令——由于自 2021 年政局突变以来,缅甸的政治抗争经历了从街头抗议到武装斗争的转变,民族团结政府NUG)宣布成立人民防卫军PDF),与军政府展开武装对抗,使得局势更加对立和极端化。

20231027日,缅甸果敢族领导的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Myanmar 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 Army,也称果敢同盟军)、若开军(Arakan Army)和德昂民族解放军(Taang National Liberation Army),三支缅北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简称“民地武)联合纠集至少15000人,向缅甸政府军及其势力范围发起进攻,缅甸再度进入内乱状态。南澳大利亚大学国际研究高级讲师亚当·辛普森(Adam Simpson)和塔斯马尼亚大学副校长法雷利(Farrelly)今年1月撰文,估计当前缅甸政府军控制的国土不到全国的一半。

温蕴祥回忆,他工作的中资企业下属的某水泥厂在曼德勒设的工厂就位于缅政府军和人民防卫军的交战中间位置,去年夏天就因冲突而停产。鲍志鹏指出说,20246月缅甸国内武装冲突爆发新一轮大规模战斗以来,曼德勒地区一直是冲突集中地之一。当时,包括同盟军、德昂民族解放武装以及人民防卫军等势力一度逼近曼德勒城下,整个地区局势始终高位动荡

地震救援也势必成为政治各方较量的舞台。鲍志鹏认为,地震发生后,反对派主导的民族团结政府和各个民地武组织可能会借此机会发表声明,与缅政府开展新一轮的政治和舆论博弈,比如像往年灾害发生后发布其为灾民运送物资的照片,或指责缅政府救灾不力等,引起国际关注,乃至让地震成为国际热点,如果救援变成政治角力的一部分,反而会让本该是单纯的人道主义援助变得复杂化”,鲍志鹏说。

(文中王海、陈红、吴然、周林、玲玲为化名)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排版:布雷克 / 审核:小风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图片

大家都在看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
图片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922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