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因为欺骗死神而被诸神惩罚,手段精妙又残忍:
他要推巨石上山,每当逼近山顶,石头便会因为巨大的重力轰然滚落,西西弗斯便要重新推石头上山,在永恒的循环中重复徒劳。
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描绘道:“他再次推石上坡,竭尽全力,汗如雨下,头顶尘土升腾”。命运的困境、徒劳的努力、无望的重复,成为西西弗斯神话令人难以释怀的隐喻。

几千年后,西西弗斯的故事,似乎还在不停上演。深夜仍然亮着灯的屋子里,现代人一边刷着“逃离996”“人生是旷野”的帖子,一边在工作群回复第22个“收到”。体检一周后,写字楼中的人看着报告里的异常指标,沉默地思考生活的意义。
那些盘旋在心里很久的问题,在某个时刻,会忍不住冒出来:
努力在今天还有用吗?
为什么我获得快乐越来越难?
人人都说要“做自己”,我现在是在做自己吗?这是自由,还是诅咒?
总忍不住怀念的过去,真有那么好吗?

让我们回到西西弗斯的故事。对此,哲学家加缪有另一重理解。
日复一日地推巨石上山,这当然是荒诞的。可是,当荒谬成为宿命,清醒的对抗本身已是自由。就连厌倦的情绪,都是好的。
《西西弗斯神话》的结尾,加缪充满深意地写:“西西弗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且搬掉石头……这块巨石上的每一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颗矿砂唯有对西西弗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

当然,接受荒谬的宿命,不意味着一生都要像此刻一般过活,而是——用另外一种视角,重新审视命运,和当下的生活。正是因为生命很可能没有意义,才值得更好地活过。
毕竟,西西弗斯被判以如此深重的惩罚,是因为他看到美丽的大地,不愿再回冥府。置身田野、海湾,感受清风,嗅闻花香,又有谁甘愿再去往黑暗中?
拳击课上,教练会说,对方的拳头打来时,别闭眼——只有睁着眼睛直视对方,你才能有分寸地承受或躲避,才能有准备地蓄力。
哲学家和他们的思考,能帮助我们拥有睁开双眼,直视世界的勇气。

比如说,对于内卷,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分析,现代社会通过精细的规则(如考勤制度、绩效考核)将人驯化为“自我规训的主体”。理解这一点,便能从“我必须努力”的焦虑中抽离,转而思考:哪些规则真正必要?哪些只是人为制造的枷锁?
对于社交媒体焦虑,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指出,当代人正在陷入“自我剥削”。我们主动展示完美生活,追逐点赞与关注,最终沦为自身形象的囚徒。也许,是时候停止把自我价值“外包”给社交平台了。

这些哲学思想,并非高深莫测、遥不可及。可惜的是,许多人对哲学的理解,停留在大学通识课上看不懂的板书上,停留在书店里令人敬畏的著作上。
幸好,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姜宇辉这样的引路人,将哲学理论转化为20种贴近生活的具体工具,回应那些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困惑:
我的人生剧本是写好的,还是能改变的?
斯宾诺莎的“理性主义认识论”,能帮你用几何公式拆解命运。
每天刷手机10小时,我还能找回松弛感吗?
借鉴德国学者科普尼克的“慢速美学”,对抗信息过载。
如何找回纯粹的快乐?
德勒兹的“欲望理论”,能为你提供“反体系思维工具”,重启快乐……
现在,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三联中读新课《姜宇辉·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正式上线!
这门与众不同的哲学课,将带你跳脱哲学史的框架,为你提供随手就能拿来用的20个实用哲学工具。用哲学修补生活,从束缚走向自由。

中读超人气主讲人回归
姜宇辉,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是学生口中渊博、风趣的“姜帅”;
他硕士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与著名的哲学家萨特、福柯是校友;
他不仅是一位哲学学者,也是一位当代艺术研究者和实践者,从后现代哲学到前卫的声音艺术,“最酷的哲学教授”非他莫属。
作为三联中读的超人气主讲人,他在全站有600+万播放量,全网数十万人听过他讲的哲学课。
姜老师在中读“学会幸福”精品课的“失落”一讲收获了铺天盖地的好评:“脉络清晰”、“娓娓道来”、“让人深思”的讲解得到了数千人的共鸣——
他深知许多人对哲学望而却步,以“听得懂”作为对自己讲课的要求。“我就是想要去掉那些学院派的繁文缛节,让大家以一种更为简明而直接的方式去接近思想本身,去洞察生命和世界的真谛。”
专栏课程《姜人生哲学到底》中,更是收获了听众的一致喜爱。

跳出传统哲学史框架
和许多按年代罗列思想的传统模式不同,这门课以20个现实议题为锚点,重构内容。
每个单元都围绕具体问题展开,你将了解到如何应对996困境、朋友圈焦虑、AI替代危机等现实生活中无法避开的问题,从哲学工具箱中提取适配的理论工具。
例如,在“命运”单元,既引入斯宾诺莎的“理性主义认识论”,带你看清人生剧本;也结合让·鲍德里亚的“仿真理论”,消除对世界的幻觉。
每个议题,都有对应的哲学大师,和他们的“拿手工具”。从古罗马到21世纪,从艾比克泰德、斯宾诺莎到格雷伯,从“理性主义认识论”到“他者理论”“情感资本主义”,为你提供一个丰富的哲学工具池,随手取用。


四个维度层层递进
课程的设计,遵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逻辑,以 “个体存在” 为核心,设置递进式的认知阶梯:
第二维度“他者” :解析他者,亲密关系,人际社交边界;
第三维度“社会” :剖析整个社会体系,城市与旅行;
第四维度“未来” :重新认识数字时代,应对技术焦虑、生态危机。
通过系统化学习,帮助大家建立从微观到宏观的思维地图。
不仅认知的层次是递进的,“工具”本身也是有内在逻辑设计的。
我面对的是什么问题?我要用什么工具?针对这个问题,如何组合分解?面对每一个核心关卡,又要如何对症下药?
“大家应该在生活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具,用不同的理论组合出自己的‘野性思维’。”姜老师说。

配套延伸阅读书单
如果你想要进一步探索哲学、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库,千万别错过课后书单。
毕竟,这是姜老师集合了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出的“指路精华”!
课程首发98元
原价138元
98元,可以买一件T恤,可以吃两顿堂食,也可以入手一堂哲学课,为自己留足一年的精神嚼头。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三联中读App,收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