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阿勒泰之音:自在天地间

作者:爱乐

09-18·阅读时长7分钟

125人看过
音乐是为什么而生的?草原上的小草、树木为什么而生?

文·韦婉晴

2018年6月6日,新疆阿勒泰哈萨克牧民踏着清晨的朝阳,率领着自家的羊群牛群马群和驼队,浩浩荡荡地向萨尔布拉克前进 (蒋成丽 摄/ 视觉中国 供图)

少年驭马,从远阔的草场奔来,少女的裙摆影影绰绰。草尖的水汽在阳光下闪烁,风的形状,从一个缓坡荡到另一个缓坡,偶尔轻拂脸颊,诉说这里的自由。

这个被称作阿勒泰的地方,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三国接壤。这里是北疆之北,被周围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风貌共同滋养着,形成了独特的阿勒泰地区音乐文化。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也遵循着民族自身的特色,这里的音乐保留着传统的风格,又散发着自由的灵气。

驻立雪山脚下,好像更接近天空,人们在这片草场生活。羊群、马匹、骆驼,所经之处踏出一阵风沙,然后又归于平静,留下浅浅的、深深的痕迹。阳光、水汽、青草、树木,自然的一切孕育着生灵。这里的生活更像是镶嵌在无边世界中的点缀,一切都为环境而生,也包括远阔天地间,不断传来的阿勒泰之音。

阿勒泰地区为新疆的四大牧场之一,世代生活于此的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哈萨克”一词原意为“冒险”“流浪”,阿勒泰的哈萨克族人守着先辈的习惯,过着传统的游牧民族生活。在他们的观念中,款待客人、亲厚马儿,与自然相惜相生是生活的宗旨。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每年,他们都要沿着古牧道转场,根据季节的轮回迁徙。

然而,神奇的是,这个“流浪”的民族却拥有着稳定相承的音乐文化。哈萨克族被称为“歌的民族”,歌声伴随着哈萨克族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歌声中融入了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祝愿,成为这些重要仪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新生降临的“东勒达哈那吾令”到摇篮曲,到劳作的牧民们演唱的牧歌、狩猎歌,再到承载着他们情感关系的婚嫁歌、颂赞歌,直至人生最终听见的悼念歌、送葬歌……和他们看似漫游自在的生活相反,哈萨克族的音乐文化有着古老、稳定的特征。来自古老先民的赞颂和祝福,传递着一直以来未曾改变的文化内核,构建着哈萨克族人民的精神谱系。

2013年6月10日,新疆阿勒泰,阿肯弹唱会现场(刘彦 摄/ 视觉中国 供图)

在广袤的阿勒泰地区,即便是相隔甚远的部落之间,也能保持着一种相互关联的默契。据当地人解释,部落之间的交流融合,和长期以来游牧生活所依托的稳定的文化属性,使音乐风格的传承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本民族的特征。直到现在,相距甚远的两个部落之间依旧演唱着几乎一样的《摇篮歌》。更不用说来自同一部落、不同地域的歌手,自祖先流传下来相同的旋律,也就演唱着一样的歌曲,例如哈萨克族民歌《阔鲁斯》。

哈萨克族人学习传统的歌曲,也在交往中彼此承应着这种音乐上的联络。除此以外,哈萨克族人使用的语言没有音调,无论是哪里的哈萨克语听起来都极为相似。所以,即便是不同的歌词,嵌在相同的旋律中,也毫无违和感。而这种语言的一致性也为歌曲的稳定传唱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除语言之外,相似的情感基因也通过这些歌曲流传下来,我们至今能够在《我的花儿》《在那遥远的地方》这些经过改编的传统哈萨克族民歌中,听见他们跃动、饱满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赞颂。

在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人的音乐文化中,乐器斯布孜额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就像是他们传达感情的载体。这是民间艺人最常使用的吹管乐器,材质为粗壮的芦苇或是木质,形制与汉族的箫较为相似。在有关斯布孜额的传说中,它的声音犹如悲咽,传递着思乡之情。斯布孜额的泛音吹奏法使其具有渺远、飘逸的音色。各种颤音、倚音、滑音的运用则模拟了鸟鸣,蕴含着与自然共生的思想。著名的斯布孜额曲目有《思念》《绑着的素骝马》。

想象着,在那片广袤的草原上歌唱着哈萨克族人民共通的旋律,吹奏着熟悉亲切的乐音,忽然意识到这里的生活虽然追逐水汽,于牧场间流转,却存在着让人肃然起敬的秩序感。

与哈萨克族相似,阿勒泰地区的蒙古族人也过着游牧民族的生活。同样诞生于草原文化背景下,两族人民的音乐存在共性。受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擅长在广阔的天地间载歌载舞、抒发情感。在两族的赞歌、仪式歌、爱情歌等体裁中,柔和的旋律线条搭配悠远深邃的歌腔,苍茫四下,回响不绝。人群欢聚,欢乐的歌声便牵引着灵动的舞姿,散发着自然的神韵和张力。贯穿音乐的当属冬不拉和库布孜的伴奏,弦声如同低吟的神灵,为音乐蒙上了一层圣洁的面纱,却也难掩悠悠旷野偶尔的寂寥和悲情。

这种依附于草原生活背景创造的音乐文化,受到环境给予的影响而独具特色,同时也不断丰盈着草原文化的内涵。因此,当我们听见阿勒泰传来的音乐时,似乎也就听见了牧场上零星的房屋之间,情谊相通的表达。

2017年7月19日,新疆阿勒泰,萨克族斯布孜额传承人哈德勒别克·好安正在吹奏哈萨克族乐器斯布孜额(赵勇 摄/ 视觉中国 供图)

在阿勒泰高地的深林处,还居住着蒙古族的一个分支——图瓦人。学界现在对这个群体的音乐文化研究正在逐步推进。

图瓦人使用的伴奏乐器楚吾尔和哈萨克族人的斯布孜额呈现“同器异名”的现象。制作楚吾尔的原材料是一种叫作“阿拉曼德”(又有名称为“芒达勒西”)的苇科植物,在笛身钻出三个小孔,便可吹奏五、六个音。这种笛音色悠扬动听,是独具特色的图瓦人乐器。居住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图瓦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丛,他们与生活在其他地区的蒙古族人相比,更多地使用简明流畅的音乐线条。同时,在图瓦民间艺人中,还保持着呼麦的演唱形式,这是居住在蒙古高原的人们与自然沟通的发声方式。此外,一同被传承的还有被认为是蒙古族传统乐器的叶克勒,以及一件与冬不拉相似的乐器托布秀尔。

无论是楚吾尔、叶克勒还是托布秀尔,它们虽然出现在阿勒泰地区的音乐生活中,却很少被该地区的其他蒙古族人所使用,而是在图瓦人这个特殊的族群中不断传承。图瓦人在自己的领地,唱自己的歌,那是一种短小、对称,但具有力量感的音乐风格,作品题材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寻马歌》《织秀曲》。这个生活在阿勒泰高山深处的小族群,在继承中有所保留,同时加以创新,瞻仰着自己神圣的文化图腾。

生活在阿勒泰的牧民们演绎的音乐如同紧紧缠绕的藤蔓,不断变化着,相互交织、融合,却又走向统一,成为我们听见的阿勒泰之音,独属这片土地,又给予草原真正的灵魂。

沟通中欧的草原丝绸之路历来是文化交流的舞台,地处亚欧草原通道东段的阿勒泰地区则位于这个舞台的中央。自这条商路开通以来,经济交流影响着这里的游牧民族。与此同时,文化的拓展和沟通也成为草原丝绸之路上经久不衰的主题。留存在这里的许多遗址、印记证明了文化在这里持续交汇着。对于音乐来说,这种印记更加抽象,它是一点点渗透在阿勒泰的原始音乐文化中的,甚至浑然一体,被打磨成平整光洁的琥珀,但当我们凝望时,中欧文化、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依旧有迹可循。我们一次次感受阿勒泰的风,看似自由自在的空气,回望时,富饶的天地间,阿勒泰音乐已经悄然形成自身独特的气质了。

浪漫、自由、热烈、纯净。但是这并不会是永恒不变的阿勒泰。

“只有一直变化才是不变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李文秀说出了这句话。

用流动的眼光看,这里的音乐也面临着与大环境种种相似的处境:古老的、传统的东西不断在消亡,许多老艺人的技艺没有传承人。我们只能看着许多旧的东西被替代、被遗忘。

新的生命在不断发芽,从沉闷的石缝中探出生机,只是那些力量很微小,还要历经重重审视。

我们如何听见永恒的阿勒泰之音?

2024年7月26日,新疆“群星耀天山”群众才艺大赛广场舞总决赛在新疆塔城市举行,图为阿勒泰地区广场舞代表队的舞蹈《我的阿勒泰》(视觉中国 供图)

音乐是为什么而生的?草原上的小草、树木为什么而生?好像是因为自由而自由,因为存在而存在。阿勒泰的欢歌笑语揉进山川、河流、繁星和羊群,成为为自由而生的声响。人们因为幸福而舞蹈,也会流泪着歌唱,会在舞会上弹琴,也会坐在帐篷的檐下拨弦。

活在自然中的人们,生活也更接近自然。他们纯粹、质朴,人与人的关系简单又真诚。他们活在一个以自然为主构成的环境中,创造着属于阿勒泰的音乐。那里是北疆之北,那里有属于阿勒泰人民自己的音乐世界。

无论是固守、融合还是创新,阿勒泰之音的一层定义是来自那片土地的声音。我们能够在音乐中看见远处延伸的阿尔泰山脉和额尔齐斯河绵延的支流。

印象中的阿勒泰人翻身上马,只留下夕阳下的剪影,他们永远在远行、探索、迁移、追逐。我们并不一定有机会看见最古老、原始的阿勒泰音乐,但是我们永远能听见当下的阿勒泰之音。只要那里是阿勒泰,只要还有人生活在那片草原,只要还有人过着放牧的生活,还有人会在婚礼上起舞,只要他们还未遗忘在仪式中歌唱,只要远眺的视线并不会被高耸的建筑遮挡,而是穿过河流、山川和树影,望见纯稚的心脏,并为之久久悸动……

如此,那片土地上就始终会诞生阿勒泰之音,只为自由而生。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爱乐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333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