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致命的风格,隐喻的谋杀

作者:艾江涛

2018-07-26·阅读时长9分钟

378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507个字,产生3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奥尔罕· 帕慕克

非典型侦探小说

作为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土耳其作家帕慕克似乎无意写作一部侦探推理小说。他1998年出版的那部小说《我的名字叫红》,据说是最受中国人喜爱的作品。尽管这部小说的整体结构完全建立在对一桩凶杀案的破获上,可他对这种情节安排的态度却很有意思。接受采访时,帕慕克说:“安排小说神秘情节,对我来说轻而易举,丝毫不成问题。但对此,我并未沾沾自喜。”在随后写作的一篇短文中,他甚至说:“写本书的时候,我似乎觉得,其中的神秘情节和侦探故事只是我被迫而为。我自己对其并不感兴趣,但要想再改为时已晚。”

看起来,帕慕克似乎只是出于可读性的考虑,而技巧娴熟地搭建了这些侦探情节。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以侦探小说进入对这部作品的解读,毕竟,进入一部恢弘的语言迷宫,道路从来不止一条。

在这里,有必要对小说的基本情节交代几句。故事的背景是在1591年的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已过最鼎盛时期,开始受到西欧新兴势力的挑战。更有意味的挑战,发生在绘画领域。法兰克人(地中海东部国家对欧洲人的称呼)采用“透视法”绘制的肖像画,给传统的伊斯兰细密画带来巨大挑战。这种画风甚至吸引了当朝的奥斯曼帝国苏丹,一位向来以赞助艺术和图书受到称誉的君主。他密令小说中的姨夫大人,组织帝国三位最优秀的细密画大师——蝴蝶、鹳鸟、橄榄和镀金师高雅,用法兰克人的风格绘制一本画册,作为外交馈赠之用。与此同时,在宫廷画坊总监奥斯曼大师的带领下,这些细密画大师也在公开准备着另外一本完全按传统画法绘制的《庆典之书》。


一幅由纽瑟尔·乌文迪尔所绘,描述波斯史诗《列王纪》中英雄鲁斯塔姆诞生的细密画,现藏于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伊斯兰博物馆

姨夫写信给在中亚流浪的外甥黑,希望得到他的帮助。作为本书的主要叙述者,黑在24岁时爱上表妹谢库瑞,因遭到姨夫反对而离乡出走。12年后,当他返回伊斯坦布尔,谢库瑞已是两个儿子的母亲,丈夫几年前出征未归,音讯全无。为了躲避小叔子哈桑的骚扰,她回到父亲家居住。黑返回不久,凶杀案便发生了,先是镀金师高雅,紧接着是姨夫大人,先后被残忍杀害。

凶手很快被锁定为参与绘画的三位细密画大师,小说情节随着案件的侦破逐渐展开。之所以说这是一部非典型的侦探小说,是因为帕慕克在小说中采用了多声部的叙述者,包括凶手乃至狗、树木在内的复调叙述,共同推进着情节的发展,将故事的悬念一直保持到最后。

作为重要叙述对象的,是对伊斯兰细密画伟大传统的哀悼与致敬。帕慕克对此并不讳言:“《我的名字叫红》的主旨并非东西方问题,而是细密画家的艰辛。他们为其遭受痛苦,奉献一切。这是一本有关艺术、生活、婚姻和幸福的书,东西方问题只是其潜伏的背景。”

WANG Yuexinxrk4ycHelen汉娜 5人推荐

文章作者

艾江涛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6个推荐 粉丝679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夏日阅读:烧脑的推理

侦探并不必然知晓真相

849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